tp钱包下载app苹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

作者: tp钱包下载app苹果
2024-03-08 05:13:16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官网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官网

航天一院

了解我们

运载火箭

民用产业

航天服务业

合作共赢

火箭人物

航天文化

人力资源

你知道吗

信息公开

历史沿革

党史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社会责任

委员代表

大政方针

荣誉

 

当前位置: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研究院现有22个本级部门,13个院属法人单位,2个院属非法人实体机构,4个院级全资公司,5个院级控股公司(含2个上市公司),其中包括13个中央在编事业单位,3个预算内企业单位。占地面积12028亩,科研生产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按照“1+3+1+X”布局,包括一个核心区(南苑),三个产品基地,一个综合基地(河北固安),若干个军民融合、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区。现有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博士1200余人,硕士超过6000人。资产总额1037.95亿元。  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研究院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1059”,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院成功研制了系列导弹武器,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成功研制了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等多种轨道载荷的能力。成功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实现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院始终践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依托航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以共享理念打造“航天+”产业服务平台,在军民资源共享、央地协同、商业航天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煤气化、特种车辆、航天检测等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富国强军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贡献航天力量。  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研究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了“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的“四永”精神和“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院魂。  研究院培养造就了一批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包括6位“两弹一星”元勋、31位两院院士、2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2名“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被誉为航天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面对未来,研究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书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研究院,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航天强国,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北京9200信箱1分箱 邮编:100076 电话:010-68755951 邮箱:caltxwzx@spacechina.com

新闻中心招聘邮箱:xwzxzp@126.com

京ICP备05064801 京公网安备110401100112号

微信

微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发布_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发布_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English

|

繁體中文

|

邮箱

|

网站地图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党的建设

人力资源

产品与业务

科技创新

航天文化

航天网群

信息公开

集团要闻

党组声音

媒体聚焦

一线新闻

专题报道

航天数字报

集团概况

企业文化

上市公司

社会责任

品牌介绍

集团要闻

党组声音

国资动态

一线新闻

国际合作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

媒体期刊

视频中心

专题报道

党建概况

党建动态

党员先锋

职工之家

团青风采

院士专家

大家风范

技能精英

团队风采

加入我们

主营业务

产品介绍

网上展会

产学研动态

创新成果

实验资源

科技奖项

专利工作

标准工作

航天科普

航天图书

视觉航天

网上展馆

特色活动

成员单位

子站专题

子站服务

子站展示

重大事项

经营管理

重大人事信息

社会责任

企业信息

上市公司

人才招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发布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日期:2023年09月06日    字体:【大】【中】【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现已公布,所属各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88名。请点击下载: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集团网群

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专业公司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直属单位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航天档案馆

航天通信中心

上市公司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链接

政府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航天局

军工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服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

求是网

中国日报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腾讯网

热点栏目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党的建设

人力资源

产品与业务

科技创新

航天文化

集团网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浪微博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98号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使用帮助|隐私与安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_院校信息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_院校信息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政策

资讯

院校库

专业库

硕士目录

网报公告

统考网报

成绩查询

网上调剂

推免服务

信息公开

在线咨询

• • •

专业学位

复试分数线

博士目录

博士网报

帮助中心

登录

|

注册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所在地:北京市

院校隶属:工业与信息化部

在线咨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1年接收推免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一院院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1059”,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一院成功研制了系列导弹武器,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成功研制了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等多种轨道载荷的能力。成功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实现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一院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家最早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之一。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一院已形成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多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近2000名毕业生中,已有5人当选院士、近50人担任过型号总设计师或总指挥、50余人取得集团公司及以上级专家称号,持续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一院400余名研究生导师均遴选自型号专家,包括13位院士、20余位国家级专家。研究生直接受教于院士、型号两总、科技专家,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精神传承相互融合。拥有十几个专业研究所、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外联合实验室以及企业创新中心。科研课题紧密结合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科研活动直接参与型号研制项目。学生在读期间进入单位培养,参研课题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毕业后优先留培养单位工作。在学期间生活保障到位,享受助学住宿系列补贴和福利。入职解决北京户口。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6家研究生培养单位(部分航天六院、航天九院单位)。二、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志献身于祖国航天事业,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国内综合及理工类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能够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3.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申请学生在校1—6学期学习成绩优异,没有不及格或重修科目。5.申请学生应为1997年1月1日后出生。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三、推免生招收计划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0104 工程力学33702所01飞行器结构动力学 02飞行器结构强度03飞行器综合环境与可靠性工程1 11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904材料力学同上同上0802 机械工程5518所01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   02机器人技术与系统03流体控制及自动化2   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或905理论力学或908电子技术基础同上同上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153102所01光机电一体化测试计量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或908电子技术基础613所02光电器件及仪器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或925光电子技术03精密仪器设计技术1同上04惯性测试技术及设备1同上05新型惯性仪表06微特电机 11 同上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或928电工基础6704所07光学与电子通信  08通信、测控与信号处理  09激光与雷达信号处理  10电磁场与微波电路技术 11 MEMS与传感器测试技术 12网络化测控技术与信号处理 1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或927激光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或908电子技术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或927激光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4080502 材料学4703所01树脂基复合材料  02 功能复合材料03 复合材料及性能测试技术 04 高效隔热复合材料 1  11 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14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同上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4材料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20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22101所01低温发动机试验 02 氢能综合利用技术1 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同上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99772所01 电路与系统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3微机原理02 VLSI设计与片上系统集成技术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03嵌入式系统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04 SOI与抗辐照技术研究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05 LSI与VLSI失效分析及可靠性研究1 同上 06 物理电子学1同上07 射频与微波通信技术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08 高性能电子封装及可测性设计技术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09 新型传感器技术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3微机原理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11612所01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02控制系统集成与仿真03智能自主系统2  2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或908电子技术基础同上同上513所04惯性仪表及其应用技术  05惯性导航系统及其应用 06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1  2 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或905理论力学同上 同上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12所01虚拟测试与自动化测试技术  02高速高可靠计算机网络技术03智能计算与处理技术1  1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国家统考科目)同上同上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82研究发展部01飞行器总体设计 02飞行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2空天业务部03飞行器总体设计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04飞行器总体设计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6总体设计部05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测量系统)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06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增压输送系统)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07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08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控制系统)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09运载火箭总体设计(载荷与力学环境)10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电磁对抗与防护)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6战术武器事业部11飞行器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12飞行器总体设计(载荷与环境设计)13 飞行器总体设计(动力系统总体设计)4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或905 理论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 工程热力学210所 14飞行器总体设计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或905 理论力学414所15飞行器总体设计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复试科目:英语(口语)、专业课16飞行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17飞行器弹药工程 18飞行器电子对抗技术 1 1 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复试科目:英语(口语)、专业课611所(京)19涡轮泵设计流场优化和转子动力学研究20自动化测量与控制技术研究21动力系统与总体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22流体调节与控制技术研究23振动与热环境研究1 11 1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同上同上 同上同上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5515所01供配气与推进剂加注技术研究 02火箭导弹交直流电源研究 03火箭导弹特种车辆研究 04快速定位定向技术研究 1 1 1 2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8 电子技术基础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 ④905理论力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四、申请材料1. 个人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2.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复印件,或相关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3.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复印件1份。4.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1份。5.申请人可提交体现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具有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复印件或证明。上述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一律不予退还。五、招收流程1.从即日起至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开通前,申请者将电子版申请材料发至航天一院各学科(专业)具体培养单位邮箱;2.航天一院各培养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复试;3.经复试通过拟录取的推免生,待“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登陆“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填报我院报考志愿完成录取工作。六、招生联系方式(一)一院研究生院招生院校名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招生单位代码:83201联系人:常老师、刘老师联系电话:(010)68198919电子邮箱: htyyyzb@163.com具体招生情况请关注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和一院官网(www.calt.com)有关研招信息。(二)各培养单位简介与联系方式培养单位联系方式研究发展部联 系 人:郑老师联系电话:010-68198673电子邮箱:yf_zhaosheng@163.com空天业务部联 系 人:郑老师联系电话:010-68198673电子邮箱:yf_zhaosheng@163.com总体设计部联 系 人:孙老师联系电话:010-68381937电子邮箱:htyb_zhaosheng @163.com战术武器事业部联 系 人:吕老师联系电话:010-68751236电子邮箱:zswq516@163.com10所联 系  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1748               电子邮箱:hr_10s@163.com12所联 系 人: 黄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5592   电子信箱:yjs_12s@126.com14所联 系 人:蔡老师联系电话:010-68380812电子邮箱:calt14edu@163.com15所联 系 人:郑老师联系电话:010-68382724电子邮箱:yuanxtcalt15@163.com18所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10-88520130电子邮箱:bj88520130@163.com703所联 系 人:钱老师联系电话:010-68383321  电子邮箱:345643717@qq.com102所联 系 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10-68383642电子邮箱:hr_102s@163.com11所(京)(六院)联 系 人:  包老师联系电话:010-68382152            E-mail:   calt11_bj@126.com13所(九院)联 系 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7729                                电子邮箱:casc13zs@163.com101所(六院)联 系 人:蹇老师联系电话:010-68374460电子邮箱:hr6y101@163.com 704所(九院)联系人:马老师、刘老师联系电话: 010-88105599  010-68750851电子信箱: yzb704@126.com772所(九院)联 系 人: 梁老师联系电话: 010-67968115-6815电子信箱: zhaosheng772@126.com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航天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一院研究生!登上广阔的舞台,投身伟大的事业!

学信网

中心简介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宣传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Copyright © 2003-2024 学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49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4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客服热线:010-67410388

客服邮箱:kefu#chsi.com.cn(将#替换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_百度百科

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总部在北京的国有军工研究所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航天一院十所)是一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高新技术系统集成研究所,具有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环境、仿真等几十个研究设计专业,并将逐步形成一流的研保能力。同时还拥有较高比例的各级学术带头人、领域专家和顾问团队,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带头人,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院首席专家及高级专家为骨干,高素质中青年科技和管理人才为主力军的研制团队。在致力于科研任务的同时,研究所还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较高水平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公司名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研究所经营范围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环境、仿真等目录1基本情况2联系方式基本情况播报编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十所愿为各位青年才俊提供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携手铸就航天事业新的辉煌。联系方式播报编辑通信地址:北京9200信箱89分箱邮 编:100076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一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简介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简介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一院

了解我们

运载火箭

民用产业

航天服务业

合作共赢

火箭人物

航天文化

人力资源

你知道吗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长征培训中心

 > 

研究生院

 > 

招生信息

> 正文

一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简介

发布时间 : 2020-07-24

    来源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闻中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研究发展部

  单位简介:   研究发展部是一院预研创新的龙头部门。负责一院预研管理和技术管理,负责院主业领域的前瞻性谋划、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前沿技术探索和突破、新领域重大项目预研。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总体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自动化、气动、结构、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10-68198673   电子邮箱:yf_zhaosheng@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空天业务部     单位简介:   空天业务部是一院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成立的新的面向空天领域的管理部门与研制实体。负责一院空间XX、天地往返等领域背景型号任务的领域发展规划、市场开发、背景型号预研、型号研制的组织实施。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10-68198673   电子邮箱:yf_zhaosheng@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总体设计部   单位简介:   总体设计部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总体设计中心。主要负责全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集成以及系统之间的协调,并承担部分分系统研制、配套、试验以及所有的大型地面、飞行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的系统集成研制开发单位,总体设计部拥有总体设计、遥测外测、箭体结构、增压输送、电子化指挥、弹(轨)道、载荷、环境等几十个研究设计专业,拥有自己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设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电话:010- 68381937                                   电子邮箱:htyb_zhaosheng@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战术武器事业部   单位简介:   战术武器事业部承担起促进我国航天装备发展的新责任和新使命。作为航天一院总体设计单位之一,事业部充分发挥总体能力的辐射作用,不断拓展新领域、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航天系统产品升级和系列化发展,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有效性、高生存性、低操作要求、成本优化的航天产品系统家族。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弹道工程、控制工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飞行力学、自动化、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吕老师   联系电话:010-68751236   电子邮箱:zswq516@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十研究所   单位简介:   十所是从事新技术领域飞行器研究与设计的总体研究所,承担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相关基础理论和试验技术等研究工作,牵引、辐射各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对于国防建设、带动国家基础技术领域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飞行力学、突防总体设计、电子对抗技术、防热技术、动力系统与总体技术研究、气动设计、结构设计、测控技术、强度设计、火箭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   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1748                  电子邮箱:hr_10s@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十二研究所      单位简介:   十二所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总体单位,主要从事航天控制与信息领域专业技术研究,承担了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及其关键产品研制任务。十二所是国家批准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黄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5592      电子信箱:yjs_12s@126.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十四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始建于1971年,作为我国专门从事空天飞行器有效载荷的总体研制单位,长期以来肩负着“铸国利剑,鸣镝长天”的神圣使命,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着强有力的保障。目前主要从事航天飞行器、空间智能飞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软硬件、数据通讯及网络信息通讯等技术与产品开发工作。   十四所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平台、充裕的科研生产经费与国际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和设施,在这里你能够得到各级大师的指导与帮助,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工作。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设计、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蔡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0812   电子邮箱:calt14edu@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十五研究所   单位简介:   十五所始建于1957年,主要从事航天发射支持系统的研制,是中国宇航协会发射工程及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发射技术战略研究组组长单位,是兵器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予点。所科研力量雄厚,专业面广,拥有航天发射技术多种专项试验能力,主要从事航天发射技术与发射装置、重型底盘技术、液压技术、供配气技术、推进剂加注技术、电气工程技术、瞄准及定位定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抗电磁防护与加固技术等专业技术研发。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车辆工程、发射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制冷与低温、工程热物理、自动控制、机械电子、自动化、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2724   电子邮箱:15renli@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十八研究所   单位简介:   十八所是我国航天伺服技术的开创者和引领者,立足于我国航天飞行控制执行技术和空间机构技术的发展需求,开展航天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航天流体控制及自动化、航天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和航天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范围覆盖液体火箭、固体火箭和空间飞行器,并已拓展至航空、航海等军工领域和智能机器人、人工辅助心脏、石油钻探、风力发电和环保设备等国民经济领域。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机械工程   需求专业: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0130   电子邮箱:bj88520130@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七〇二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七〇二所是结构强度、环境、可靠性工程的专业研究所,承担了中国各型火箭和国防装备的强度、环境、可靠性研究与试验工作,在航天技术研究和应用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科研生产工作中有力推动了工程力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并在学科领域拓展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在我国航天型号、国防装备研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工程力学   需求专业: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康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3133   电子邮箱:ht702hr@126.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七〇三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七〇三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的中心所。首任所长姚桐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所内建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中国航天系统的材料及工艺中心研究所和材料性能检测和失效分析中心,并被确定为航天系统的特种焊接、无损检测、复合材料构件加工、表面工程工艺技术中心。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需求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人:钱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3321   电子邮箱:345643717@qq.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第一〇二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一○二所成立于1964年8月13日,是国防科技工业一级计量测试技术机构,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长度、热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声学、化学等专业方向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先进测量技术研究、精密仪器与智能装备研制工作,开展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长期承担我国运载火箭、型号装备、载人空间站、深空探测等尖端计量保障和精密测试工作,是航天领域计量测试专业最全、等级最高的研究所。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3642   电子邮箱:hr_102s@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第十一研究所(京)     单位简介:   十一所(京)始建于1958年,承担着我国航天运载器的“心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工作,先后研制成功50多种大、中、小型发动机,用作各类战略武器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动力装置,为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做出巨大贡献,新型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将使火箭的运载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动力工程及热物理、热能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包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2152               电子邮箱:   calt11_bj@126.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 第十三研究所   单位简介:   十三所始建于1960年1月,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者,承担着国家多项重大核心任务,是国内最重要的惯性技术及产品研制生产基地,在国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7729                                   电子邮箱:casc13zs@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第一〇一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一○一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航天城,成立于1958年4月10日,是我国建成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液体火箭动力系统综合试验研究基地,是我国唯一的液体火箭推进剂研究中心和掌握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技术的专业研究所。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   需求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控制技术与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蹇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74460   电子邮箱:hryz101@163.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 第七〇四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七〇四所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遥测与测控技术的开拓者和国家遥测技术中心研究所,是航天电子信息产品及系统领域的重要骨干研究机构。我所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了几代航天遥测设备,为“嫦娥五号”等各类卫星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测控通信系统设备。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一直保持着在遥测和测控技术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学工程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马老师 、刘老师   联系电话: 010-88105599  010-68750851   电子信箱: yzb704@126.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 第七七二研究所   单位简介:   七七二所成立于1994年,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可靠性试验评估、失效分析以及产品销售。产品以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赢得良好信誉,拥有国内一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中心和特种器件生产线。   招生需求:   招生学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需求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学、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梁老师   联系电话: 010-67968115-6815   电子信箱: zhaosheng772@126.com

【打印】

【关闭】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条

共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当前为第10页

跳转到第

GO

Copyrigh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北京9200信箱1分箱 邮编:100076 电话:010-68755951 邮箱:caltxwzx@spacechina.com

新闻中心招聘邮箱:xwzxzp@126.com

京ICP备05064801 京公网安备110401100112号

微信

微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_院校信息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_院校信息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政策

资讯

院校库

专业库

硕士目录

网报公告

统考网报

成绩查询

网上调剂

推免服务

信息公开

在线咨询

• • •

专业学位

复试分数线

博士目录

博士网报

帮助中心

登录

|

注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

所在地:贵州省

院校隶属:工业与信息化部

在线咨询

航天科工十院2024年定向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以下简称十院)的前身为○六一基地,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1965年开始建设,1970年建成投产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科研生产基地;2015年经中央编办批复,转型升级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十院所属单位涉及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冶金等行业,拥有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指挥控制、导弹总体、制导控制、发射控制等核心专业,在电源、微特电机、伺服机构、惯性器件、继电器、电连接器、特种方舱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协作配套能力;设有航天科工集团元器件筛选分中心和软件测评站等型号研制生产技术支撑机构。目前,十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0多年来,十院先后承担多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并交付部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院研制生产的地空导弹武器装备,曾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阅兵,并受到嘉奖。同时,十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配套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在举世瞩目的“神舟”飞天、舱外“行走”、太空之“吻”、“嫦娥”奔月、蟾宫“漫步”等航天任务中,十院梅岭电源、林泉电机、航天电器、群建精密、凯星液力等5家单位多次突破关键技术,完成了电池、电机、继电器、电连接器、齿轮、切割器套件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配套任务。十院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航天军工技术优势,做强做优民用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通过实施调整改造和专项生产能力建设,十院科研生产条件不断完善,科研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布局更趋合理,建成了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贵阳、遵义两大园区,发展成为综合能力较强的大型军民融合企业集团,并朝着建设军民融合、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航天技术研究院阔步迈进。热忱欢迎有志于航天事业的青年报考十院的定向硕士研究生,这里将是你学习深造和施展才华的乐园。选择航天,选择腾飞的未来;立足十院,成就精彩的人生!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㈠ 十院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学术型定向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学术型硕士。在学习期间学费由培养单位承担,并发放生活补贴,毕业后到培养单位工作,服务期6年。㈡ 报考十院的考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全日制大学应届本科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往届毕业生需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2.年龄不超过30周岁;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㈢ 考生在网报时,须注明研究方向。㈣ 考生报名前应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㈤ 院属培养单位相关信息及联系方式:1.第十总体设计部,简称十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联系人:黄老师、甘老师,联系电话:0851-88697334-801(黄)、13885120091(甘);2.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简称航天风华,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851-88696317,13116499761;3.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天马,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0851-28692532,19908520028;4.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电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联系人:丁老师,联系电话:0851-88697062,15286019560;5.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简称梅岭电源,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联系人:汪老师,联系电话:0851-28612317,15085558780;6.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控制,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联系人:杨老师,联系电话:0851-88696724,13908526656;7.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电科,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0851-88696503,15761629110;8.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天南海,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联系人:何老师,联系电话:0851-28613069,19985521662;9.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航天测试,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联系人:陈老师,0851-88699422,18275280182;10.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天新力,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联系人:汪老师,联系电话:0851-28690234,18685261843;11.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凯星液力,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0851-28681532,13087879569。 单位代码:83286单位名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电    话:0851-88696037,18193592127。    E_mail:302yjs@163.com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经济开发区红河路7号十院人力资源部邮政编码:550009联 系 人:杨老师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82501飞行器设计3001 体系与武器系统总体技术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02 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03 目标探测技术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04 军事信息系统技术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05 导航与制导控制技术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06 发射技术1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培养方向偏导弹发射装置设计07 测试测控技术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08 发射技术2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培养方向偏随动伺服控制技术、无人发射平台设计技术09 化学电源技术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9物理化学     限化学类、材料类相关专业考生报考10 材料、制造及自动化技术3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限材料类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901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占20%,不考最优化控制及滤波估计)。《自动控制原理》(1-9章),胡寿松编。903 信号与系统:信号;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05 理论力学:各种力学平衡,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重心,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直线振动,碰撞,动力学普遍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点在非惯性坐标系中的运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力学》(第二版),李俊峰、张雄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08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929 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相平衡、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电解及极化作用、化学动力学基础、表面物理化学。(可使用计算器)《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2-6,8-11,13章),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侯文华,高等教育出版社。96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金属塑性变形的物性方程,金属塑性加工的宏观规律,金属塑性加工的摩擦与润滑,金属的塑性,塑性加工过程的组织性能变化与温度-速度条件,金属塑性加工变形力的工程法解析等。《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彭大暑,中南大学出版社。

学信网

中心简介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宣传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原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Copyright © 2003-2024 学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49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4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客服热线:010-67410388

客服邮箱:kefu#chsi.com.cn(将#替换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_百度百科

火箭技术研究院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原名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1964年11月~1982年4月,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2年4月~1988年7月,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8年7月~1993年6月,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9年2月,航空航天部批复一院,同意一院的第二名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993年6月~1999年7月,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1999年7月,改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截至2021年初,研究院下属13个中央在编事业单位,3个预算内企业单位,9个非法人实体机构,4个全资公司,5个控股公司(含2个上市融资平台),16个本部部门和1个特设机构。占地面积12028亩,科研生产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按照“1+3+1+X”布局,包括一个核心区(南苑),三个产品基地,一个综合基地(河北固安),若干个军民融合、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区。有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博士1200余人,硕士超过6000人。资产总额1037.95亿元。 [2]中文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外文名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成立时间1957年11月16日机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南街1号主管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简    称火箭院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专职院士数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现任领导党委书记:王国辉、院长:张忠阳 [36]工商信息知识产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MA02QUB290组织机构代码:MA02QUB29注册号:100000108000042经营状态:开业公司类型:国有经营单位(非法人)成立日期:1991年04月01日法定代表人:李洪营业期限:1991年04月01日注册资本:40,000万(元)审核/年检日期:2015年05月05日登记机关: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大红门路1号经营范围:危险货物运输(1类2项1类3项3类)(有效期至2015年06月19日);长征运载火箭系列产品、计算机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卫星接收设备、特种车辆及其上述产品的零部件、石油化工、纺织、包装、能源、烟草加工机械、制药机械、食品加工机械产品、体育器械产品、电子通讯产品、仪器仪表、模具、新材料的设计、制造、开发、出口、销售、出口本院开发的产品(以上产品国家有专营规定的除外);进口本院及直属企业科研和生产所需的技术、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的进口业务(国家规定一类商品除外);开展与上述业务有关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承揽软科学项目和软件的研究、开发;承接系统工程、可靠性设计的评估与论证;承办本院对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及“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合作伙伴报错查看更多目录1历史沿革2科研条件▪人员编制▪部门设置3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发射记录▪学术期刊4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成果5合作交流▪国内合作▪海外合作6文化传统▪标识▪精神7所获荣誉8机构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9相关动态历史沿革播报编辑1956年10月,中国成立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政委谷景生,下设十个研究室。 [3]1059(4张)1957年11月16日~1964年11月,成立国防部五院一分院。 [5]1957年11月16日,国务院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兼一分院院长;谷景生为国防部五院副政治委员兼一分院政治委员。1964年11月~1982年4月,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2年4月,中央决定国家机关实行体制改革,七机部改为航天工业部,研究院随即改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2年4月~1988年7月,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8年7月,航天工业部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研究院随即改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9年2月,航空航天部批复一院,同意一院的第二名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988年7月~1993年6月,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93年6月,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院随即改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1993年6月~1999年7月,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1999年7月,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分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后改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院随即改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1999年7月,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2023年11月13日上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在金霞经开区揭牌成立。 [48]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条件播报编辑人员编制截至2018年初,研究院有从业人员约3.3万人,博士超过1200人,硕士超过6000人,院士7位,国家级专家20余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人 [6],全国技术能手41人。 [1-2] [7]两院院士类别姓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梦伦、曾广商、李仲平、龙乐豪、朱广生、祝学军、栾恩杰、陈福田、戚发轫、陈德仁、童铠、张贵田、孙敬良、王永志、丁衡高、陆元九、钱学森、刘连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竹生、刘宝镛、姜杰、包为民、邢球痕、朱森元、梁思礼、谢光选、屠守锷、孙家栋、黄纬禄、庄逢甘、任新民、梁守槃、姜杰、范瑞祥资料来源: [8] [45-46]技能大师工作室名称立项时间名称立项时间高凤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1年韩利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崔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4年刘琦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5年张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资料来源: [9]部门设置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研究院下属13个中央在编事业单位,3个预算内企业单位,9个非法人实体机构,4个全资公司,5个控股公司(含2个上市融资平台),16个本部部门和1个特设机构。 [1]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B遥4运载火箭实验队四中队 [47]。下属研究院所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研究所北京发射技术研究所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资料来源: [1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成就播报编辑科研成果火箭型谱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成功研制了10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火箭系列型谱,能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或航天器。 [1]火箭型谱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二捆)长征三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甲长征九号捷龙一号火箭型谱资料来源: [11] 发射记录运载火箭发射记录一览表发射日期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次数结果2023年12月26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 [50]第五十七颗、五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西昌第504次成功2021年9月9日长征三号乙遥八十六火箭 [39]中星9B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西昌成功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天问一号”探测器海南第219次成功2020年7月9日长征三号乙亚太6D卫星西昌第218次成功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西昌第217次成功2020年6月11日长征二号丙海洋一号D太原第216次成功2020年5月30日长征十一号遥八两颗新技术试验卫星西昌第215次成功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文昌第214次成功2020年3月24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西昌第213次成功2020年3月9日长征三号乙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西昌第212次成功2020年1月7日长征三号已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西昌第211次成功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实践二十号卫星文昌第210次成功2019年12月16日长征三号甲北斗三号第12组MEO卫星西昌第209次成功2019年11月23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第11组MEO卫星 [12]西昌第208次成功2019年11月5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IGSO-3卫星西昌第207次成功2019年10月17日长征三号甲通信技术试验卫星西昌第206次成功2019年9月23日长征三号乙北斗西昌第205次成功2019年9月19日长征十一号遥七珠海一号酒泉第204次成功2019年7月26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号卫星西昌第203次成功2019年6月25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IGSO-2卫星西昌第202次成功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捕风一号A/B卫星等黄海海域第201次成功2019年5月18日长征三号丙北斗导航卫星西昌第200次成功2019年4月20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IGSO卫星西昌第199次成功2019年3月31日长征三号乙天链二号01星西昌第198次成功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中星6C通信卫星西昌第197次成功2019年1月21日长征十一号“吉林一号”光谱卫星酒泉第196次成功2019年1月11日长征三号乙中星2D通信卫星西昌第195次成功2018年12月25日长征三号丙通信技术试验卫星西昌第194次成功2018年12月22日长征十一号虹云工程试验星酒泉第193次成功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嫦娥四号探测器西昌第192次成功2018年11月19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18、19星西昌第191次成功2018年11月1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北斗三号第17星西昌第190次成功2018年10月29日长征二号丙中法海洋卫星酒泉第189次成功2018年10月15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15、16星西昌第188次成功2018年10月9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二号01组酒泉第187次成功2018年9月19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13、14星西昌第186次成功2018年9月7日长征二号丙海洋一号C卫星太原第185次成功2018年8月25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11、12星西昌第184次成功2018年7月29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09、10星西昌第183次成功2018年7月10日长征三号甲北斗二号IGSO-7星西昌第182次成功2018年7月9日长征二号丙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酒泉第181次成功2018年6月27日长征二号丙新技术试验双星西昌第180次成功2018年6月5日长征三号甲风云二号卫星西昌第179次成功2018年5月4日长征三号乙亚太6C星西昌第178次成功2018年4月26日长征十一号珠海一号5星酒泉第177次成功2018年3月30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07、08星西昌第176次成功2018年2月12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05、06星西昌第175次成功2018年1月25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号04组卫星西昌第174次成功2018年1月19日长征十一号吉林一号等六星酒泉第173次成功2018年1月12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03、04星西昌第172次成功2017年12月26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西昌第171次成功2017年12月11日长征三号乙阿尔及利亚通信卫星西昌第170次成功2017年11月25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西昌第169次成功2017年11月5日长征三号乙北斗三号01、02星西昌第168次成功2017年9月29日长征二号丙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西昌第167次成功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实践十八号卫星文昌第166次失利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西昌第165次 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天舟一号文昌第164次成功2017年4月12日长征三号乙高通量卫星西昌第163次成功2017年1月5日长征三号乙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西昌第162次成功2016年12月11日长征三号乙风云四号 [13]西昌第161次成功2016年11月22日长征三号丙天链一号04星西昌第160次成功 发射日期运载火箭结果发射日期运载火箭结果2016年11月10日长征十一号成功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成功2016年10月17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6年9月15日长征二号F成功2007年4月14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6年8月6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7年4月11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成功2007年2月3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6年6月12日长征三号丙成功2006年12月8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6年3月30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06年10月29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16年2月1日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成功2006年9月13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6年1月16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6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5年12月29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5年10月12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5年12月1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5年8月2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5年11月21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5年4月12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15年11月4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4年11月18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5年10月17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4年10月19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5年9月3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4年8月28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5年9月25日长征十一号成功2004年7月25日长征二号丙/SM成功2015年9月12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4年4月18日长征二号丙/CTS成功2015年7月25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3年12月30日长征二号丙/SM成功2015年3月30日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成功2003年11月15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4年12月31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4年11月15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3年5月25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4年10月27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2年12月30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4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丙成功2002年3月25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4年9月28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1年1月10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4年3月31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0年12月21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3年12月21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0年10月31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00年6月25日长征三号成功2013年10月2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0年1月26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3年7月15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成功2013年6月11日长征二号F成功1999年6月12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3年5月2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8年12月19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2年11月27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8年8月20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2年11月1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98年7月18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12年10月25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98年5月3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12年10月14日长征二号丙SMA成功1998年5月2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2年9月19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8年3月26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2年7月25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97年12月8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成功1997年10月17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12年5月26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7年9月1日长征二号丙/FP成功2012年4月3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2012年3月31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7年6月10日长征三号成功2012年2月25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2年1月13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失败2011年12月2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6年7月3日长征三号成功2011年12月2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失败2011年11月30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95年12月28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成功2011年11月1日长征二号F成功1995年11月28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成功2011年10月7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5年1月26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失败2011年9月29日长征二号FT1成功1994年11月30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1年9月19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4年8月28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成功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失败1994年7月21日长征三号成功2011年8月12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成功2011年7月2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93年10月8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1年7月27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92年12月21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失败2011年7月11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92年10月6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1年7月6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成功2011年6月21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91年12月28日长征三号失败2011年4月10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90年10月5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长二捆)成功2010年11月25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成功2010年11月1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90年2月4日长征三号成功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88年12月22日长征三号成功2010年9月5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88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0年8月1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88年3月7日长征三号成功2010年6月2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87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10年1月17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87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9年11月12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86年10月6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9年8月31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成功2009年4月22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85年10月21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9年4月15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84年9月12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8年12月23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2008年10月3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84年1月29日长征三号失败2008年9月25日长征二号F成功1983年8月1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8年9月6日长征二号丙成功1982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成功2008年6月9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78年1月26日长征二号成功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成功1976年12月7日长征二号成功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成功2007年6月30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失败2007年6月1日长征三号甲成功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成功2007年5月14日长征三号乙成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成功资料来源: [14]备注:数据截至2020年7月23日,具体火箭发射记录详见: [14]科研项目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2016年获得的主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下表所示: [15]类别名称所属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低温液体填充盲支管的不稳定过程研究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多支路油气悬架刚度阻尼耦合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载荷相位对热-机疲劳非线性耦合损伤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周期性单元的隐身材料结构布拉格衍射控制及宽带隐身机理与应用研究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基于天地观测场景相似变换的空间目标光谱特性预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火工品强冲击环境下航天设备的动态损伤机理和失效准则研究战术武器事业部高超声速广义雷诺比拟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烧蚀及电离特性研究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高温陶瓷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相的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造缺陷形成机制及模拟复现资料来源: [16-19]科研专利截至2015年12月,研究院累计申请专利7406件。其中,国防专利3443件,普通发明专利2128件,实用新型专利1752件,外观设计专利77件,国际专利6件。火箭院累计授权专利3232件。其中,国防专利1502件,普通发明专利368件,实用新型专利1291件,外观设计专利44件,国际专利27件。 [20]学术期刊《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是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前国家科委批准出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197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21]期刊曾用名《国外导弹技术》、《国外导弹与航天运载器》,设有专家论坛、导弹与航天运载器系统、推进技术、制导导航与控制、弹头技术、强度与环境工程、材料与工艺、遥测技术、地面设备、试验与测试、计算机应用、军转 民、系统工程管理、系统有效性与安全性、热点漫谈、高科技窗口、简讯、广告等栏目。 [21]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航天文摘、中国国防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精品期刊资料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进入国家重点期刊方阵。在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优秀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 [21]人才培养播报编辑学科建设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之一,形成了具有 航天特色的教学体系,以及学科专业、管理体制配套齐全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 [22]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22]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22]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工程力学、制冷及低温工程 [22]教学成果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自招生以来,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余名,产生院士2人,取得各种专家称号的有100余人,担任型号主任设计师或厂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200余人。 [22]合作交流播报编辑国内合作院地合作生活区2011年11月12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与研究院下属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签署航天新材料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 [23]2012年10月10日,研究院下属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泰安市东平县政府、瑞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4]2015年9月15日,研究院所属的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与“凌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凌源凌河整车生产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25]2016年1月13日,研究院与江苏省沛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煤气化、特种车辆、特种装备、技术转化、人才交流方面开展合作。8月25日,研究院与泰安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9月10日,北京航天万源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省永平县人民政府,就永平县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签订了《永平县光伏扶贫项目投资开发协议书》。 [26-28]东高地生活区钱学森青少年科学院桃源公园文化广场文化广场钱学森雕像东高地文体活动中心高校合作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主要合作高校如下表所示:大连海事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资料来源: [29]海外合作共建机构截至2021年4月,研究院组建了4个海外研发机构。名称外方中方时间中英航天机电系统技术联合实验室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火箭院研发中心2012年8月人工辅助心脏海外研发机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2013年9月瑞士西北应用科技与艺术大学中英先进结构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首都航天机械公司2016年3月埃克塞特大学中英先进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2016年3月资料来源: [30]商业航天截至2021年4月,研究院的火箭为14个国家发射过卫星。此外还在1996年为国际卫星组织发射国际卫星708号;2014年为“哥本哈根次轨道”组织搭载微型试验飞行器PS86X1。 [31]时间火箭类型卫星或实验装置2016年1月16日长征三号乙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2015年11月21日长征三号乙遥38“老挝一号”卫星2015年10月17日长征三号乙“亚太九号”通信卫星2014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丙遥12卢森堡小卫星2013年12月21日长征三号乙玻利维亚通信卫星2012年3月31日长征三号乙法国“亚太七号”卫星2011年12月20日长征三号乙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2011年10月7日长征三号乙法国W3C通信卫星2011年8月12日长征三号乙“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2009年8月31日长征三号乙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通信卫星2008年10月30日长征三号乙“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2008年6月9日长征三号乙“中星9号”通信卫星2007年7月15日长征三号乙法国“中星六B”通信卫星2007年5月14日长征三号乙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2005年4月12日长征三号乙“亚太六号”卫星1999年6月12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铱星双星1998年12月19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铱星双星1998年8月20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铱星双星1998年7月18日长三乙欧洲制造的卫星1998年5月30日长三乙中卫一号通信卫星1998年5月2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铱星1998年3月26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铱星1997年12月8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射两颗铱星1997年10月17日长三乙“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1997年8月20日长三乙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中星七号通信卫星(失利)1996年7月3日长征三号香港亚太通信卫星公司的“亚太IA通信卫星”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国际卫星组织“国际708卫星”失利1995年12月28日长征二号E美国“艾科斯达一号通信卫星1995年11月28日长征二号E“亚洲二号”通信卫星1995年1月26日长征二号E“亚太二号”通信卫星(失利)1994年8月28日长征二号E澳星-B31994年7月21日长征三号亚太一号通信卫星1992年12月21日长征二号E“澳星-B2”(失败)1992年10月6日长征二号丙瑞典搭载弗利亚卫星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E澳星-B1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澳星模拟星和BADR-A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亚洲一号通信卫星1988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为德国Intospace公司成功搭载微重力实验装置1987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为法国马特拉宇航公司成功搭载微重力实验装置资料来源: [31-32]文化传统播报编辑标识院徽院徽标志以直线、圆、字母为设计元素,以“箭头”为设计主题。箭头象征航天产品冲天而起,体现航天主业特征,同时也寓意航天人奋发向上和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箭头又像一个“人”字,寓意集团公司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理念;三个同心圆象征三个宇宙速度,传达出航天的产业特征,同时三个同心圆由内而外圆环线条粗细、薄厚渐变,表现集团公司不断开拓、发展、壮大的势头。上有中文简称(即“中国航天”)和英文简称(即“CASC”)的字体为集团公司以大黑字体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专用字体。右侧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英文字体。 [33]院庆标识火箭院建院60周年主题LOGO该LOGO以航天蓝和成功红为主色调,体现星际思维、探索精神、永不停步、勇攀高峰。LOGO在设计时体现多重寓意,其中,“60”代表火箭院从创建以来已经走过60个春秋。“6”字起笔部分仿佛三个台阶,象征了航天三大精神,即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6”字落笔处留开口,象征着火箭院创新思维、奉献精神以及拥抱未来的心态。“0”字中间的星球表示火箭院“探索浩瀚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责任、使命与不懈追求。“CALT”是火箭院英文名称(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首字母缩写。字母“A” 是26个英文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用红色突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的第一院名相呼应,也代表火箭院不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实现了中国国防事业、航天事业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功,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付的各项任务。“1957”则代表着火箭院于1957年创建。 [34]精神精神: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以人为本,以诚取信, 以质取胜,携手合作院魂:顽强、毅力、忍耐、坚定 [35]所获荣誉播报编辑2021年7月,入选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名单。 [38]2021年8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设计部十一室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44]2021年1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办公室法律处被全国普法办公室拟表彰为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40]2022年4月,被评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 [42-43]2024年1月19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珏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49]机构领导播报编辑现任领导职务姓名院长张忠阳(兼)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国辉党委副书记张为民总会计师栗晋副院长王占宇、张兵、沈波、王庆纪委书记王刚资料来源: [36]历任领导姓名任期职务钱学森1957-1960第一任院长刘瑄1960-1975第二任院长李明实1975-1979第二任院长张镰斧1979-1984第四任院长李伯勇1984-1986第五任院长王永志1986-1991第六任院长沈辛荪1991-1994第七任院长厉建中1994-2000第八任院长许达哲2000-2001第九任院长吴燕生2002-2007第十任院长谷景生1957-1958政委张钧1959-1975政委、党委书记李明实1977-1982党委书记张镰斧1983-1984党委代理书记沈辛荪1984-1991党委书记肖东太1991-1996党委书记王宗银1996-2003党委书记梁小虹2003-党委书记资料来源: [37]相关动态播报编辑2022年3月29日,火箭院举行2022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发射队出征仪式。今年,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长征二号F三型运载火箭将执行发射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6次飞行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41]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简介

首页

关于我们

研究院简介

组织结构

领导致辞

历史沿革

资质荣誉

院属单位

主营业务

空气动力学

特种飞行器

航天技术应用

新闻中心

研究院要闻

一线动态

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气动之家

文化建设

人物风采

人力资源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信息公开

关于我们

ABOUT US

首  页

关于我们

研究院简介

组织结构

领导致辞

历史沿革

资质荣誉

院属单位

主营业务

空气动力学

特种飞行器

航天技术应用

新闻中心

研究院要闻

一线动态

党的建设

党建动态

气动之家

文化建设

人物风采

人力资源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信息公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简介

关于我们

研究院简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历史沿革

资质荣誉

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简介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十一院),坐落于北京云岗,于1956年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倡导下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大型航天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经过6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以空气动力、特种飞行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协同并进的新发展格局。现有在职员工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超60%,集团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50余名。

研究院始终坚持空气动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发和研制了各类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具备全速域、全空域气动力、热环境和气动弹性、气动热物理、气动光学等多学科耦合模拟能力。自主设计建造了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余座,并配备国内一流的试验技术与测控系统。大力发展气动飞行试验平台,可为多种飞行器关键技术攻关、概念创新及新产品研制提供低成本飞行试验设计与靶场飞试服务。研究院借助三大研究手段深度融合,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气动问题,有力支撑了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和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

依托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深厚底蕴,研究院研发并列装了多型彩虹无人机系统和射手机载武器系统,现已形成了小型,中远程,及大型高端无人机研制体系,具有型谱齐全、构型多样、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使用简便,拓展能力强等特点。彩虹太阳能无人机作为新型动力新质飞行系统,多项核心能力指标不断刷新记录。此外,彩虹无人机在航空物探、管线巡护、森林防火、海洋监测、边境巡逻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研究院依托空气动力学丰硕的研究成果,航天技术应用领域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在民用风洞、环保工程,测控技术,以及新材料产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面对新时期、把握新机遇,研究院正朝着建成世界一流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和特种飞行器产业公司的宏伟目标迈进,积极打造气动原创技术策源地,全面推进无人装备产业链链长建设和专精特新产业培育。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强军首责,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努力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究院简介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十一院),坐落于北京云岗,于1956年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倡导下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大型航天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经过6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以空气动力、特种飞行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协同并进的新发展格局。现有在职员工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超60%,集团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50余名。

研究院始终坚持空气动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发和研制了各类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具备全速域、全空域气动力、热环境和气动弹性、气动热物理、气动光学等多学科耦合模拟能力。自主设计建造了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三十余座,并配备国内一流的试验技术与测控系统。大力发展气动飞行试验平台,可为多种飞行器关键技术攻关、概念创新及新产品研制提供低成本飞行试验设计与靶场飞试服务。研究院借助三大研究手段深度融合,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气动问题,有力支撑了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和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

依托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深厚底蕴,研究院研发并列装了多型彩虹无人机系统和射手机载武器系统,现已形成了小型,中远程,及大型高端无人机研制体系,具有型谱齐全、构型多样、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使用简便,拓展能力强等特点。彩虹太阳能无人机作为新型动力新质飞行系统,多项核心能力指标不断刷新记录。此外,彩虹无人机在航空物探、管线巡护、森林防火、海洋监测、边境巡逻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研究院依托空气动力学丰硕的研究成果,航天技术应用领域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在民用风洞、环保工程,测控技术,以及新材料产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面对新时期、把握新机遇,研究院正朝着建成世界一流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和特种飞行器产业公司的宏伟目标迈进,积极打造气动原创技术策源地,全面推进无人装备产业链链长建设和专精特新产业培育。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强军首责,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努力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京ICP05052441号-2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京ICP05052441号-2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_百度百科

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始建于1956年,于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院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和研制了各种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平台和气动性能预测方法。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有在职职工20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300余名;设有3个研究所、1个设计部、3个科技公司;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 [1-2]中文名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外文名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Aerodynamics简    称CAAA创办时间1956年学校特色航天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主管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现任领导院长:胡梅晓、党委书记:胡晓峰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个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西路17号机构代码83277院    长胡梅晓 [23]目录1历史沿革▪追本溯源▪开拓发展2科研条件▪研究部门▪人员编制▪设备资源3科研成就▪研究成果▪学术期刊4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建设5文化传统▪形象标识▪精神文化6现任领导历史沿革播报编辑追本溯源1956年10月8日,聂荣臻来到北京西郊原解放军第466医院的小礼堂,宣布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1957年,周恩来签署国务院令,正式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11月,国防部五院成立两个分院,一分院设立了8个研究室,其中第三研究室是空气动力研究室。1964年12月26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服务于七机部的研究所,统一以“7”开头,由原空气动力研究室发展成为701所,即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3]其后七机部又经历了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及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的阶段,直至1999年,组建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拓发展2003年,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 [4]2004年,在专业调整后,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基础上,设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5]2007年11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部(十一部)由原国防科工委批复成立。 [6]2008年,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被列为航天科技集团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同时作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被集团公司列入未来的发展规划。 [7]2009年2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第二研究所)成立。 [8]2010年4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所)成立。 [9]2012年8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技术基础研究所(第四研究所)成立。 [10]科研条件播报编辑研究部门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3个研究所、1个设计部、3个科技公司。研究所: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第一研究所)、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第二研究所)、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所)、技术基础研究所(第四研究所)设计部:特种飞行器总体技术设计部(十一部)科技公司: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组织结构人员编制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有在职职工20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300余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34名,享受国务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3名。 [2]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李锋、胡晓峰等设备资源截至2011年12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具备CFD模拟能力,拥有低速、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试验设备二十五座以及与之配套的测控系统,建成了1.2米量级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体系。 [1]科研成就播报编辑研究成果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获部级以上成果奖231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部级成果一等奖10项,还拥有千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近五年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武器装备预研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四百余项,每年科研经费及经营产值40多亿元。 [2]空气动力技术方面,“十一五”期间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00多项,风洞试验2万多次。五年间共计申请专利183项,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奖13项,发表论文267篇,出版专业著作4部。 [12]在特种飞行器研究领域,自主研制开发多种类特种飞行器系统,包括:超近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中高空远程无人机、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小型近程导弹、地效飞行器和气垫船等。 [13]在环保工程方面,“十一五”期间,累计承担了28项大中型工程项目,合同额连续几年呈跨越式增长,累计实现收入6亿元。 [14]在测控技术方面,常规传感器产品实现了从元器件向系统级的转化:成功研制的光纤传感技术代表了未来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自主研制的集探测、传输、信息交互于一体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获得了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证证书、北京市金桥奖和9项专利,并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成功开发的多位影像系统作为花样游泳比赛技术仲裁委员会专用设备,成为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专项列装器材,并参加了第八届亚洲游泳锦标赛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赛事的服务工作。热能技术应用形成了炉窑燃烧CFD模拟技术、等离子加热整套设备应用、等离子/小油枪煤粉锅炉点火与稳燃技术应用三个方向。 [15]学术期刊《气体物理- 理论与应用》(简称《气体物理》)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核准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刊登内容包括:(1)气体运动学、动力学现象;(2)流动稳定性、分叉、转捩及湍流;(3)气体微观动力学;(4)化学/热平衡、非平衡流动;(5)燃烧、爆炸、爆轰、爆震;(6)稀薄气体、等离子体、电磁流动;(7)气液、气固两相及多相流;(8)生物飞行动力学;(9)气动光学、声学、热力学、弹性力学等;(10)其它气体物理相关理论与应用。 [16]人才培养播报编辑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流体力学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控制技术、航空宇航材料工程 [2]教学建设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8名。 [2]截至2011年底,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累计进站11人,出站8人,在站3人。 [4]截至2012年9月,研究院研究生部共有在读研究生5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28名。 [17]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第1年学位基础课在湖南长沙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代培,第2年起回院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在学期间免除所有培养费用,基础课期间享有助学金,论文期间享有助学金及多项补助,每个导师会在年底给予数额不等的奖金;就读期间安排优秀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公费出国学习。 [2]奖助措施截至2012年1月,集团公司的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奖和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奖,每年在集团公司总部经无记名投票差额评选出若干名获奖博士生和硕士生(2010年度这两个奖项的获奖名额分别为5人和10人,奖金额度分别为4000元和3000元),每年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在这两个奖项评比中各有1名候选人名额,连续8届全部推荐候选人均获奖。航天航空教育科研奖学金由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吴镇远先生资助,每年11-12月份在上一学年度的毕业生中评选出3名荣获“优秀硕士生奖”,每人奖励2000元。 [18]文化传统播报编辑形象标识研究院统一使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标志。标志以直线、圆、字母为设计元素,以“箭头”为设计主题。箭头象征航天产品冲天而起,体现航天主业特征,同时也寓意航天人奋发向上和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箭头又像一个“人”字,寓意集团公司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理念。三个同心圆象征三个宇宙速度,传达出航天的产业特征,同时三个同心圆由内而外圆环线条粗细、薄厚渐变,表现集团公司不断开拓、发展、壮大的势头。中文简称(即“中国航天”)和英文简称(即“CASC”)的字体,是以大黑字体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专用字体。中英文简称字体一般与标志组合使用,以达到整体协调的作用。 [19]精神文化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0]现任领导播报编辑职务姓名院长、党委副书记胡梅晓党委书记胡晓峰党委副书记高明君副院长赵之平、黄育群纪委书记赵堃副院级调研员朱鹏程 [21-22]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