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派钱包官网下载安卓|科索沃战争时间
科索沃战争_百度百科
争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科索沃战争播报讨论上传视频20世纪末发生的一场战役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科索沃战争(Kosovo War),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到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到2000亿美元。 [1]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背景深刻、影响广泛的现代局部战争,对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彻底被排挤出了在东欧的原有势力圈。名 称科索沃战争发生时间1999年3月24日 至 1999年6月10日地 点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参战方科索沃解放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结 果南斯拉夫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参战方兵力科索沃解放军 9,000—20,000人参战方兵力北约1153架飞机,47艘战舰南斯拉夫125000人伤亡情况科索沃解放军 死亡1,500人北约 2人非战斗性死亡南斯拉夫 死亡300人(科索沃造成),1,031—1,200人(北约造成)主要指挥官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韦斯利·克拉克、哈辛·塔奇目录1战争背景2参战双方3战争过程4战争结果5战役影响▪战略格局▪军事理论▪伤亡情况战争背景播报编辑1980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去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科索沃战争1981年,科索沃阿族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并导致流血冲突,许多塞族人和黑山族人被迫撤离科索沃。1989年,科索沃塞阿两族紧张关系升级。米洛舍维奇命令部队和警察进入科索沃恢复社会秩序。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尔巴尼亚族的对抗情绪,阿尔巴尼亚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尔巴尼亚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 [2]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迅速解体。阿族人自行组织了公民投票,并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联邦独立;10月15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独立;11月20日,北马其顿独立;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至此,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5个独立国家。在南联邦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1992年5月,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者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易卜拉欣·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科索沃战争1995年,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国领导人在停止波黑内战协议上签字。1996年,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1997年以后,科索沃地区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科索沃战争 [2]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种力量加速重组,多极化得到新的发展,但美国的“一超”地位尚未受到动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战略失衡加大,干涉与反干涉的矛盾更加突出。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发达国家从中获取的军事优势已成为其推行强权政治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推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扩张战略,与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统一的巴尔干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形成了尖锐的战略冲突。随着南联盟内部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出现,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导致双方矛盾全面激化。南联盟坚持反对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同时反对北约支持该地区阿族分裂势力独立和干涉南联盟内政,但遭到北约的拒绝。1998年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参战双方播报编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19个成员国中的13国直接参与战争,其余6国以提供后勤工作支援前线。战争起始共投入各式飞机496架和15艘战舰(包括1艘航空母舰)。战争过程中,北约曾三次增兵,至战争结束前夕,共有1153架飞机和47艘战舰(含3艘航空母舰)部署战区各地。 [2]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总兵力12.5万人。陆军1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装备各型坦克1270余辆,装甲车893辆,各型火炮1500余门。海军1万人,装备各型舰艇81艘。空军和防空军1.5万人,装备作战飞机238架,武装直升机52架,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00余部,自行地空导弹130枚,肩射防空导弹约800枚,高炮1850门。战争过程播报编辑1998年,美国和北约就在计划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但没有美国的帮助,北约也难以达到目的。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于是南斯拉夫政府军开始发动反攻并持续到9月。尽管国际社会进行了多番调解,但冲突还是在不断升级。1999年1月8日,科索沃阿族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对南斯拉夫军队运输车队发动突然袭击并绑架了8名南军指战员。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就此问题与“科索沃解放军”进行了谈判。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军”同意无条件释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杀害警察的凶手时与阿族武装分子发生激烈冲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1名欧安组织观察员受伤。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成员称,他们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发现45具阿族平民尸体。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应。对此,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17日发表声明,指责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散布谎言”。 [3]1999年1月20日,北约开始针对科索沃危机的军事调动。 [3]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国组成的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外长在伦敦发表声明,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开始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 [3]1999年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强烈敦促南联盟科索沃冲突各方“积极、真诚和无条件地”参加和平谈判,为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创造条件。 [3]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克里斯托弗·罗伯特·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但是双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尔巴尼亚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1999年2月14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把谈判达成协议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点。1999年2月20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决定将谈判期限再延长3天,即谈判双方必须在巴黎时间23日15时之前达成和平协议。1999年2月23日,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宣布,参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谈的南联盟塞阿两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一致,有关履行该协议的会议将于3月15日开始在法国举行。 [3]1999年2月26日,南联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统一民主运动副主席希塞尼发表声明说,在法国朗布依埃参加科索沃和谈的阿族代表团两天前决定组成“科索沃临时政府”,并任命“科索沃解放军”发言人亚库普·克拉斯尼奇为“临时政府总理”。 [3]1999年3月15日复会,阿尔巴尼亚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1999年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1999年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斯拉夫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1999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通讯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 [4-6]1999年春,北约计划对南联盟发动40多次空袭行动。出于政治考虑,美国不愿发动地面攻击。1999年6月,北约组织授权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批准对南斯拉夫实施空袭以迫使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就范。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斯特普·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1999年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战争结果播报编辑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1999年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联盟轰炸。“盟军行动”的空袭正式结束。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而告终。北约19个国家中有13个国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总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人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南联盟军民击落了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战役影响播报编辑战略格局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但向多极过渡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大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美国恃强独霸仍力不从心 ;联合国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联合国仍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国际安全机制组织;国际法准则受到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严重践踏,但认同“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潮流 。 [1]军事理论科索沃战争作战行动呈现战场空间扩大、持续时间压缩、人力密度减小、战略指导直接等新特点;以及突然性、集中火力、精确行动、联合作战等作战原则;要求军队战斗力战场感知力要强、作战指挥效率要高、战场生存力要强、后勤保障能力要强,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发展。 [1]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绝对空中优势,对弱势的南联盟进行打击,武力迫使其就范。其作战样式是一种典型的非接触式交战,交战双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在战场上近距离交战,这在世界战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在作战过程中,北约主要采用三种战法:一是在距离战场上千公里处发射巡航导弹进行攻击;二是从美国本土或盟军基地出动隐形轰炸机,在电子干扰机的伴随支援下,深入战区,投射精确制导炸弹;三是在掌握战区制空权的前提下,使用有人驾驶作战飞机从防区外发射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预定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越级向导弹部队下达命令仅需1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作为弱势一方的南联盟在战争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复杂的地形优势,在全国修建了许多洞库和地下设施,在北约空袭前就将大部分飞机、坦克、导弹等重装备藏于地下,躲过了大规模空袭,达到保存主战装备和作战部队实力的目的。虽然南联盟进行了积极的抗击,但却没有有效的反击手段。伤亡情况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导致近30万人死亡,近300万人沦为难民。 [7]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科索沃问题”的由来/来龙去脉简述 - 知乎
“科索沃问题”的由来/来龙去脉简述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科索沃问题”的由来/来龙去脉简述维勒探长精芬/伪文青/东北汉/华系浪子/三体迷/阿语狗/显性贫困人口/欧美控/中东控科索沃问题是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上阿尔巴尼亚与塞尔维亚两国对于科索沃这个地区归属权的争执。巴尔干半岛的位置科索沃位置示意图古代历史一,两个族群的先后入驻科索沃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沿革,早在公元前4-5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左右,阿尔巴尼亚族的祖先(利里亚人)进入到今天的科索沃地区,并开始在这个地区定居和生活。到了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中国隋朝时期),大量的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到了公元9世纪(中国唐晚期),南部的斯拉夫人的一个支系(即塞尔维亚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斯拉夫(Slavic)是一个民族的称谓,指的是一群居住在中欧、东欧和南欧地区的民族,包括今天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都是斯拉夫人。到了12世纪(中国宋朝时期),塞尔维亚王国征服了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从此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领土,但阿尔巴尼亚人仍占据当地人口的多数。1345年(中国元朝时期),塞尔维亚王国发展为塞尔维亚帝国,首都普利兹伦就在科索沃地区,塞尔维亚人在民族情感上将其视为自己的“龙兴之地”,与中国人对“长安”的情感有些类似。塞尔维亚王国疆域(叠加现代地图底板)二,奥斯曼帝国带来的扰动1389年(中国元朝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至此,将塞尔维亚吞并,此后五个世纪,塞尔维亚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奥斯曼帝国1566年的疆域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不是今天的东非苏丹,而是君主头衔的称谓)穆拉德一世与塞尔维亚亲王的军队曾于科索沃地区交战,塞尔维亚的“民族英雄”米洛什·奥贝利克诈降混入土耳其军营并刺杀了苏丹,此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打着“苏丹的复仇”的旗号击溃了塞尔维亚的军队,将塞尔维亚王国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插画:米洛什·奥贝利克刺杀苏丹科索沃战役成为了塞尔维亚人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后塞尔维亚人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纪念此次战役,而科索沃这个地区也进一步成为了塞尔维亚民族情感的寄托。奥斯曼帝国虽然是土耳其人的帝国,但他们接受了来自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并奉之为国教,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奥斯曼当局向该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征收高昂的税,以此逼迫他们改信伊斯兰教。阿族人信仰天主教,而塞族人信仰东正教,在奥斯曼的逼迫下,塞尔维亚选择了离开/逃亡,而阿尔巴尼亚人选择了留下,但改信了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是基督教的分支,最主要的区别是天主教以梵蒂冈的教宗为精神领袖和教义权威;而东正教的总部分散于各个独立的教会,没有中央教会总部。改变了信仰的阿族人得到了奥斯曼当局的扶持,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大量的阿族人涌入科索沃地区。这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叙事差异,即:阿尔巴尼亚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是科索沃的“土著”,塞尔维亚人是晚来了一千年的“外来者”;而塞族人则认为,阿族人占多数这个状况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才又形成的。两个民族关于谁才是外来者形成了各自的说辞。阿尔巴尼亚族(此后称阿族)确实早于塞尔维亚族(此后称塞族)进入科索沃地区,站在阿族的角度塞族是“后来者”;但塞族也确实从至少12世纪开始也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加上特殊的历史事件导致了他们对于此地具有特殊的民族情感,这也为后来的矛盾和冲突埋下了伏笔。近代历史:从塞尔维亚王国到南斯拉夫一,新塞尔维亚王国到了1882年(中国晚晴时期),塞尔维亚人摆脱了土耳其人的统治,成立了独立的新“塞尔维亚王国”,此后该王国便将恢复塞尔维亚的历史版图和统一所有南部的斯拉夫人作为目标。斯拉夫人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分化为东、西、南斯拉夫人,塞尔维亚人等族就属于南斯拉夫人。但即便是在南斯拉夫人内部,虽然有着同根的文化渊源,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差异已然产生,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地区信仰天主教,而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地区信仰东正教,信仰的区别也让南斯拉夫人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铁板一块。1912年(中国民国时期),塞尔维亚、黑山、希腊、保加利亚四国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阿尔巴尼亚的民族主义者也趁机发动起义。同年12月,英、奥、法、德、意、俄六国大使在伦敦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后欧洲六大国承认了阿尔巴尼亚独立,但与此同时科索沃被划归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终于重新收回了科索沃地区。这个时候复杂的情况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却要臣服于塞尔维亚。二,南斯拉夫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都成为了独立国家,其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合并组成了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入侵并肢解了南斯拉夫王国,而到了1945年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带领人民赶走了德军,并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现代历史:从南斯拉夫到南联盟一,铁托时代到了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的新宪法将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个联邦制国家包括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六个加盟共和国,包括科索沃、伏伊伏丁两个自治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家成员虽然同为南斯拉夫人,但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铁托在执政时期为了平衡各加盟国的诉求,有意识地给予加盟共和国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打压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铁托的本意当然是想尽可能维护南斯拉夫的民族团结,然而这也在无形中削弱了国家的向心力。铁托为了淡化各族系之间的分歧就用统一的红色意识形态认同取代原来的各民族心理认同。二,南联盟时代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红色意识退潮,原本维系南斯拉夫内部各民族的纽带中断了,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爆发了独立的运动,并升级为流血冲突,但被南斯拉夫中央政府压制。这个事件促使南斯拉夫中央政府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但这一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当地阿尔巴尼亚族的对立情绪。1991年到1992年,南斯拉夫联邦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此后南斯拉夫联邦变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即“南联盟”),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加盟共和国。科索沃的阿族人这个期间也自行组织了公民投票,并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与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独立不同,科索沃本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这种独立请求当然不会被塞尔维亚认可。90年代中期开始,科索沃的阿族人游击队就以塞族军政人物及设施为目标开始进行游击战。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政府随即派遣军警进入科索沃镇压当地阿族人的反抗。冷战结束后北约和欧盟开始向前苏东阵营的国家扩张,米洛舍维奇执政的南联盟被视为是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不受西方国家控制的地区小霸主。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三,科索沃战争欧盟和北约为了维持自己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将科索沃问题视为是打击南联盟的有力工具,1998年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1999年3月24日北约开始轰炸塞尔维亚,期间造成中国三名记者的死亡,轰炸长达78天,史称“科索沃战争”。战后科索沃被联合国托管,但国际社会仍普遍公认科索沃是塞尔维亚领土。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以公投的形式单方面宣布独立建国。美国及其盟友率先承认科索沃独立,但塞尔维亚方面始终坚持自己对科索沃拥有主权。截至2018年12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承认科索沃独立的有108个、不承认的有85个。2022年8月27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塞尔维亚已说服7个国家取消承认科索沃。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承认科索沃独立的有100个、不承认的有93个,不承认的国家里有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此科索沃的独立未能得到联合国的承认。总结综上所述,早期历史上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相继来到科索沃地区,并在此繁衍生息。塞尔维亚人曾在这片土地上建立王国和帝国,并因其特殊的历史经历而对科索沃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导致了大量塞尔维亚人的逃离和阿尔巴尼亚人的涌入。近代,欧洲六国承认了阿尔巴尼亚的独立,但科索沃地区被划归给了塞尔维亚。一战结束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随着冷战的结束,南斯拉夫的成员国相继独立,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趁势进行了公投并宣告独立。在20世纪末,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轰炸,而科索沃的独立问题的支持和反对在联合国形成了近乎五五开的对峙态势。由于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的错综复杂,以及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对历史的不同诠释,再加上大国对双方的差异态度,科索沃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依旧是世界和平的一个不稳定因素。编辑于 2023-12-28 15:59・IP 属地阿联酋国际关系科索沃科索沃战争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科索沃戰爭_百度百科
科索沃戰爭_百度百科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科索沃戰爭/5229504
複製
複製成功
科索沃戰爭
鎖定
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是一場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推動下、發生在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其持續時間從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空襲為作戰方式,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佔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12條鐵路被毀,50架橋樑被炸,20所醫院被毀,40%油庫和30%的廣播電視台受到破壞,經濟損失總共達2000億美元。
[1]
科索沃戰爭是一場背景深刻、影響廣泛的現代局部戰爭,對世紀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和軍事理論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徹底被擠出了在東歐的原有勢力圈。
名 稱
科索沃戰爭
發生時間
1999年3月24日 至 1999年6月10日
地 點
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區
參戰方
科索沃解放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結 果
南斯拉夫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
參戰方兵力
科索沃解放軍 9,000—20,000人
北約1153架飛機,47艘戰艦
參戰方兵力
南斯拉夫125000人
傷亡情況
科索沃解放軍 死亡1,500人
北約 2人非戰鬥性死亡
南斯拉夫 死亡300人(科索沃造成),1,031—1,200人(北約造成)
主要指揮官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
韋斯利·克拉克
哈辛·塔奇
目錄
1
戰爭背景
2
參戰雙方
3
戰爭過程
4
戰爭結果
5
戰役影響
▪
戰略格局
▪
軍事理論
▪
傷亡情況
科索沃戰爭戰爭背景
1980年,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去世後,以獨立為目標的科索沃民族主義運動逐步興起,並得到阿爾巴尼亞的支持,阿爾巴尼亞族與塞爾維亞族的矛盾日益尖鋭。
科索沃戰爭
1981年,科索沃阿族學生舉行大規模示威並導致流血衝突,許多塞族人和黑山族人被迫撤離科索沃。1989年,科索沃塞阿兩族緊張關係升級。米洛舍維奇命令部隊和警察進入科索沃恢復社會秩序。1989年2月27日,當時擔任塞爾維亞共產黨領導人的米洛舍維奇為了壓制阿爾巴尼亞族的民族主義運動,宣佈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發了阿爾巴尼亞族的對抗情緒,阿爾巴尼亞族與塞族的衝突趨向激烈,塞爾維亞當局對阿爾巴尼亞族的鎮壓也隨之升級
[2]
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迅速解體。阿族人自行組織了公民投票,並宣佈科索沃是一個共和國。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宣佈脱離南聯邦獨立;10月15日,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獨立;11月20日,北馬其頓獨立;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宣佈聯合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至此,原南斯拉夫聯邦分裂為5個獨立國家。在南聯邦解體過程中,由於領土、財產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糾紛和宗教衝突,各共和國間和各國內的不同民族間先後發生規模不等的戰爭,其中最嚴重的內戰發生在波黑境內,並涉及其周邊的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1992年5月,阿爾巴尼亞族的民族主義運動者自行組成議會和行政機構,選舉民主聯盟領導人易卜拉欣·魯戈瓦為科索沃共和國總統,形成了與塞族政權並行的另一個政權。
科索沃戰爭
1995年,波黑、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三國領導人在停止波黑內戰協議上簽字。1996年,阿爾巴尼亞族激進分子成立武裝組織“科索沃解放軍”,開始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面對阿爾巴尼亞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南聯盟和塞爾維亞當局採取強硬鎮壓措施,派遣大批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科索沃,試圖消滅“科索沃解放軍”。1997年以後,科索沃地區不斷髮生武裝衝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3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科索沃危機的發展使代頓協議後力圖控制巴爾幹局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不安,它們不能容許南聯盟的行為干擾冷戰後世界新格局的構建,同時它們也圖謀借這一危機的處理排除東南歐地區最後一個被西方體系視為異己的米洛舍維奇政權。
科索沃戰爭
[2]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高新技術產業革命蓬勃興起,世界各種力量加速重組,多極化得到新的發展,但美國的“一超”地位尚未受到動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戰略失衡加大,干涉與反干涉的矛盾更加突出。世界軍事領域發生着深刻變革,發達國家從中獲取的軍事優勢已成為其推行強權政治的重要手段。在這一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歐洲推行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意識形態的全面擴張戰略,與堅持獨立自主,維護國家統一的巴爾幹國家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形成了尖鋭的戰略衝突。隨着南聯盟內部科索沃獨立問題的出現,西方國家藉機大舉介入,導致雙方矛盾全面激化。南聯盟堅持反對多國部隊進駐科索沃,同時反對北約支持該地區阿族分裂勢力獨立和干涉南聯盟內政,但遭到北約的拒絕。1998年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介入科索沃危機,北約與南聯盟的矛盾逐漸成為主要矛盾。
科索沃戰爭參戰雙方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9個成員國中的13國直接參與戰爭,其餘6國以提供後勤工作支援前線。戰爭起始共投入各式飛機496架和15艘戰艦(包括1艘航空母艦)。戰爭過程中,北約曾三次增兵,至戰爭結束前夕,共有1153架飛機和47艘戰艦(含3艘航空母艦)部署戰區各地。
[2]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總兵力12.5萬人。陸軍10萬人,編成3個集團軍,裝備各型坦克1270餘輛,裝甲車893輛,各型火炮1500餘門。海軍1萬人,裝備各型艦艇81艘。空軍和防空軍1.5萬人,裝備作戰飛機238架,武裝直升機52架,防空導彈發射裝置100餘部,自行地空導彈130枚,肩射防空導彈約800枚,高炮1850門。
科索沃戰爭戰爭過程
1998年,美國和北約就在計劃對南聯盟發動空襲,但沒有美國的幫助,北約也難以達到目的。1998年2月,南聯盟共和國政府軍和科索沃解放軍發生衝突。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軍逐漸佔據優勢,於是南斯拉夫政府軍開始發動反攻並持續到9月。儘管國際社會進行了多番調解,但衝突還是在不斷升級。1999年1月8日,科索沃阿族武裝“科索沃解放軍”對南斯拉夫軍隊運輸車隊發動突然襲擊並綁架了8名南軍指戰員。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駐科索沃觀察團就此問題與“科索沃解放軍”進行了談判。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軍”同意無條件釋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1999年1月15日,塞爾維亞警察部隊在拉察克和佩特羅沃兩個村莊搜捕殺害警察的兇手時與阿族武裝分子發生激烈衝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裝分子被打死,1名歐安組織觀察員受傷。1999年1月16日歐安組織駐科索沃觀察成員稱,他們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發現45具阿族平民屍體。此事立即在國際社會中引起強烈反應。對此,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17日發表聲明,指責歐安組織駐科索沃觀察“散佈謊言”。
[3]
1999年1月20日,北約開始針對科索沃危機的軍事調動。
[3]
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國組成的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外長在倫敦發表聲明,要求科索沃衝突各方於2月6日在法國開始舉行談判,並在7天內達成“允許科索沃實現實質性自治的協議”。
[3]
1999年2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聲明,強烈敦促南聯盟科索沃衝突各方“積極、真誠和無條件地”參加和平談判,為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創造條件。
[3]
1999年2月6日,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談判的基礎是美國特使克里斯托弗·羅伯特·希爾草擬的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但是雙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爾巴尼亞族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聯盟則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但是,主持談判的美國和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80%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其中對南聯盟而言將遭到北約的軍事打擊。在談判陷入僵局後曾一度休會。1999年2月14日,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決定把談判達成協議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點。1999年2月20日,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決定將談判期限再延長3天,即談判雙方必須在巴黎時間23日15時之前達成和平協議。1999年2月23日,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宣佈,參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談的南聯盟塞阿兩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實質性自治問題達成一致,有關履行該協議的會議將於3月15日開始在法國舉行。
[3]
1999年2月26日,南聯盟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統一民主運動副主席希塞尼發表聲明説,在法國朗布依埃參加科索沃和談的阿族代表團兩天前決定組成“科索沃臨時政府”,並任命“科索沃解放軍”發言人亞庫普·克拉斯尼奇為“臨時政府總理”。
[3]
1999年3月15日復會,阿爾巴尼亞族代表於18日簽署了協議,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簽字。1999年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1999年3月24日,北約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在布魯塞爾宣佈,由於“最後外交努力”失敗,以“保護人權”之名,對南聯盟發動了代號為“盟軍”的空襲行動。1999年3月28日,北約開始了第二階段空襲,目標轉為對北緯44度以南的南斯拉夫人民軍地面部隊和軍用物資進行攻擊,企圖破壞南的戰爭機器,迫使南屈服。1999年4月13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對南聯盟的空襲進入第三階段,擴大空襲範圍,增加空襲強度。北約對南聯盟境內的所有軍事目標進行24小時不間斷轟炸;另一方面,為了削弱南聯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約還對南聯盟的民用設施,如橋樑、鐵路、公路、工廠、電視台、通訊系統和電力系統等進行狂轟濫炸。此外,美國還向巴爾幹派遣地面部隊和“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為地面進攻作準備。貝爾格萊德時間1999年5月7日(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用B-2隱形轟炸機投下五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悍然轟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新華通訊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朱穎當場犧牲,數十人受傷,大使館建築嚴重損毀。
[4-6]
1999年春,北約計劃對南聯盟發動40多次空襲行動。出於政治考慮,美國不願發動地面攻擊。1999年6月,北約組織授權北約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批准對南斯拉夫實施空襲以迫使南總統米洛舍維奇就範。1999年6月2日,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接受了由俄羅斯特使切爾諾梅爾金、芬蘭總統馬爾蒂·阿赫蒂薩裏、美國副國務卿斯特普·塔爾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協議,該協議在堅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內容的同時,強調了通過聯合國機制解決問題的必要性,並對此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個協議,進駐科索沃的多國部隊將按照聯合國憲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來自治地位的確切性質將由聯合國安理會決定,難民返回家園的安排也將在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的監督下實施。1999年6月3日,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通過了接受上述協議的決議。1999年6月9日,北約代表和塞爾維亞代表在馬其頓簽署了關於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的具體安排協議,南聯盟軍隊隨即開始撤離科索沃。
科索沃戰爭戰爭結果
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棄權(中國)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由西方7國和俄羅斯提交的科索沃問題決議。表決之前,南聯盟開始從科索沃撤軍,北約宣佈暫停對南的空襲。“盟軍行動”的空襲正式結束。1999年6月20日,北約正式宣佈結束對南聯盟轟炸。“盟軍行動”的空襲正式結束。科索沃戰爭以塞爾維亞人的失敗而告終。北約19個國家中有13個國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參加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付出了約130億美元的高額戰費,總共派遣飛機1000多架,艦艇40多艘(其中美國約730架飛機、24艘艦艇,北約其他國家約325架)。飛機共出動32000架次,投彈13000噸,使用了大量殺傷性能極強的新式武器,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南聯盟1800多人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百萬人淪為難民,20多家醫院被毀,300多所學校遭破壞,還有50多座橋樑、12條鐵路、5條公路幹線、5個民用機場被炸燬,39%的廣播電視傳播線路癱瘓,大批工廠、商店、發電廠被毀,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南聯盟軍民擊落了F-117A隱形戰鬥機在內的61架北約飛機,以及無人駕駛飛機30架、直升機7架、巡航導彈238枚。
科索沃戰爭戰役影響
科索沃戰爭戰略格局
科索沃戰爭表明,世界多極化進程面臨嚴峻挑戰,但向多極過渡的大趨勢並未逆轉;大國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但美國恃強獨霸仍力不從心 ;聯合國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但聯合國仍是當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國際安全機制組織;國際法準則受到美國“新幹涉主義”的嚴重踐踏,但認同“人權高於主權”的國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嚴峻挑戰,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潮流 。
[1]
科索沃戰爭軍事理論
科索沃戰爭作戰行動呈現戰場空間擴大、持續時間壓縮、人力密度減小、戰略指導直接等新特點;以及突然性、集中火力、精確行動、聯合作戰等作戰原則;要求軍隊戰鬥力戰場感知力要強、作戰指揮效率要高、戰場生存力要強、後勤保障能力要強,促進了軍事理論的發展。
[1]
科索沃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絕對空中優勢,對弱勢的南聯盟進行打擊,武力迫使其就範。其作戰樣式是一種典型的非接觸式交戰,交戰雙方從始至終都沒有在戰場上近距離交戰,這在世界戰史上是極為少見的。在作戰過程中,北約主要採用三種戰法:一是在距離戰場上千公里處發射巡航導彈進行攻擊;二是從美國本土或盟軍基地出動隱形轟炸機,在電子干擾機的伴隨支援下,深入戰區,投射精確制導炸彈;三是在掌握戰區制空權的前提下,使用有人駕駛作戰飛機從防區外發射精確制導武器,攻擊預定目標。依託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北約指揮機構向一線部隊下達命令只需3分鐘,越級嚮導彈部隊下達命令僅需1分鐘,配合由GPS制導的巡航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和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實現了信息與火力一體化,基本做到了“發現即摧毀”。作為弱勢一方的南聯盟在戰爭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複雜的地形優勢,在全國修建了許多洞庫和地下設施,在北約空襲前就將大部分飛機、坦克、導彈等重裝備藏於地下,躲過了大規模空襲,達到保存主戰裝備和作戰部隊實力的目的。雖然南聯盟進行了積極的抗擊,但卻沒有有效的反擊手段。
科索沃戰爭傷亡情況
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導致近30萬人死亡,近300萬人淪為難民。
[7]
參考資料
1.
秦思, 科索沃戰爭的戰略影響,《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3期
2.
科索沃戰爭——美國軍力大展示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7-02]
3.
國際資料:今年以來科索沃危機大事記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7-01]
4.
化州市立“龍之脊樑”紀念碑
.光明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9]
5.
20年祭!中使館緬懷北約轟炸中犧牲的三位烈士 - 資訊 - 海外網
.海外網[引用日期2022-04-19]
6.
習近平和彭麗媛憑弔在我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事件中英勇犧牲的烈士
.中國日報網[引用日期2022-04-19]
7.
美國侵犯難移民人權的事實真相
.新華網.2023-03-30
圖集
科索沃戰爭的概述圖(2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3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阿阿斯顿545
(2023-06-07)
1
戰爭背景
2
參戰雙方
3
戰爭過程
4
戰爭結果
5
戰役影響
5.1
戰略格局
5.2
軍事理論
5.3
傷亡情況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反饋
登錄
科索沃问题的前世今生 - 知乎
科索沃问题的前世今生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科索沃问题的前世今生谢哥比技术的军事,比军事的技术;比文艺的刚直,比刚直的文艺。阿尔巴尼亚的穆斯林和东正教塞尔维亚人之间关于科索沃的争端,虽然表面上是一个直接的领土问题,但其中深刻的历史、文化、感情意义才是其中最深层次原因。1389 年 6 月 15 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一世在科索沃盆地靠近普里什蒂纳的“黑鸟之原”击溃了一支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和波兰人的联军,将整个马其顿并入奥斯曼帝国。这次科索沃之战后来被视为塞尔维亚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个外来的东方伊斯兰势力占领一个即使严格说来不是西方的,也必定是欧洲的基督教王国的时刻。它从未被遗忘。在后来的塞尔维亚历史里,此次科索沃之战成了象征,它赋予所有塞尔维亚人反抗奥斯曼人和穆斯林的可憎奴役的职责,直到他们再次成为自由的民族。1814 年,民族主义诗人武克·卡拉季奇写道:不管是谁,如果不愿意在科索沃战斗,他的播种就不会有收获,田地里不长白麦,他的山上也不长葡萄。17世纪后期,由于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哈布斯堡家族遭遇战争失利后,大约有20万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向北迁徙至匈牙利。阿尔巴尼亚移民占据了他们留下的大片土地,这为日后的科索沃问题埋下了历史隐患,该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后冷战时期的欧洲。能够引起致命暴力行为的羞辱往往源于过去很久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20世纪90年代在科索沃地区发生的血腥冲突,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替塞尔维亚人在1389年科索沃战役中的失利复仇。1992年,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背景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现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分别成立了。科索沃本是原南斯拉夫联盟中的一个自治省,民族主体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南斯拉夫前领导人铁托去世后,科索沃就曾要求独立,但是南联盟的主体民族塞族人认为科索沃在历史上是他们文化的发源地,是不可分割的领土,因此长期以来拒绝科索沃的独立要求。这就导致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和南联盟内信仰东正教的塞族在领土主权、民族信仰以及文化属性等方面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1994年,激进的阿尔巴尼亚族分裂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活动达到独立的目的。他们开始攻击科索沃境内的塞族平民,驱使他们搬离自己的家园。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警察和军队也开始报复“科索沃解放军”的这种行为。1999年1月15日,拉查克屠杀事件曝光并被认定为是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领导实施的对阿尔巴尼亚人的战争罪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1999年3月15日,在法国巴黎西南郊的朗布依埃古堡,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主持下举行了一场事关巴尔干半岛未来局势的会议,南联盟和科索沃在美国的调解下就“科索沃问题”开展谈判。北约国家认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不仅对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其政府军警对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分子有计划地实施种族屠杀,以及对“科索沃解放军”进行不合法的武力镇压。北约提出的和解方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南联盟同意科索沃继续自治三年,三年后以公投的方式决定未来迈向独立或回归南联盟;2.在科索沃实现实质性的高度自治;3.塞军及其他武装力量全部撤离科索沃自治省,北约的维和部队进驻以确保境内各民族间的和平。在这次谈判中,北约的提案令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双方都不满意,塞尔维亚不希望科索沃继续自治,科索沃则希望实现独立。美国声称提案80%的内容不能改变,最终科索沃的代表签署了提案,而塞尔维亚代表始终没有接受北约驻军这个条件。他们认为允许北约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境内就等于北约在科索沃实行军事占领,这种行为将侵犯塞尔维亚在科索沃的主权。因此,塞尔维亚代表对北约的提案予以拒绝,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最终没有达成协议。1999年3月23日,在北约对南联盟的最后通牒时效过后,美国比尔·克林顿政府宣告终止外交努力,开始对南联盟实施空袭行动。1999年3月北约空袭后,在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超过50万人从科索沃逃往临近的马其顿。到1999年4月底,科索沃一半的居民成为难民,或在国内流离失所。北约的行动从3月24日持续到6月10日,当北约攻击南联盟目标时,“科索沃解放军”也在与塞尔维亚政府进行地面武装战斗,这场战乱造成了科索沃的人口大幅减少以及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长达78天的北约空袭轰炸,让南联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美国主导北约干涉科索沃问题,表面上是为了保护人权,惩罚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的战争罪行,实际上主导其行为的是冷战后美国获得独霸地位的自信和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目的。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真正地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霸权,美国霸权的合法性支柱就是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所以当南联盟阻挡科索沃独立时,美国便可以以人权的理由,堂而皇之地干涉他国内政。巴尔干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中享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曾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期统治,因而造成了如今多元的民族、宗教格局,近代沙皇俄国以东正教保护者的身份开始频繁干涉巴尔干事务,冷战时期南斯拉夫在铁托的统治下进入共产主义阵营。尽管南斯拉夫解体后一分为五,但是民族和宗教因素导致南联盟的塞族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美国为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提升自我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选择支持科索沃独立。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强大军事压力下,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不得已接受了北约提出的和谈条件,宣布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允许阿尔巴尼亚人回乡重建家园,并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科索沃解放军”也随之按照条约解除了武装,终止军事行动。科索沃战争自此暂告结束,战争让塞尔维亚从此失去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但是塞尔维亚至今仍没有放弃对科索沃主权的要求。欧洲的巴尔干冲突是长期潜伏的,科索沃危机由来已久。为什么会发展成美国主导的大规模军事干涉?那是因为美国想阻止各国把资本投向欧洲,阻止买欧元的潮流,防止美元垮!所以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的巴尔干冲突到1999年才全面爆发。背后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就是典型的经济原因。欧洲各国发行欧元的前提是各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3.4%,巴尔干战争一打,所有欧盟国家赤字都超过4%,欧元立时就掉下来了,汇率跌落20%以上。各国马上停止调整外汇结构,因为,战争使欧元成为不稳定货币。当时,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科索沃和马其顿建立难民营。北约部队最先进入,建立庇护所并提供食物,随后又将难民营的运作移交给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和其他救济组织。有人呼吁各个欧盟成员国都接收一定配额的难民,但是——正如预计的那样——大多数欧洲国家反对这样的分担计划。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时,超过20万塞族和其他非阿尔巴利亚族的少数民族人口逃往塞尔维亚,也使塞尔维亚成为欧洲难民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2月,科索沃宣布独立,成为最年轻的欧洲国家。继阿尔巴尼亚之后,科索沃成了欧洲第二大伊斯兰国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伊斯兰国家。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截至目前获得108个国家的承认。科索沃问题至今依然悬而未决,给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发布于 2022-12-12 19:36・IP 属地江苏科索沃历史战争赞同 193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科索沃战争 - 知乎
科索沃战争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Kosovo War),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查看全部内容关注话题管理分享百科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简介科索沃战争(Kosovo War),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背景深刻、影响广泛的现代局部战争,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圈。更多信息名称科索沃战争地点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时间1999年3月24日—1999年6月10日参战方科索沃解放军,北约,南斯拉夫联盟结果南斯拉夫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参战方兵力科索沃解放军9,000—20,000人参战方兵力北约1153架飞机,47艘战舰南斯拉夫125000人伤亡情况科索沃解放军死亡1,500人北约2人非战斗性死亡南斯拉夫死亡300人(科索沃造成),1,031—1,200人(北约造成)主要指挥官哈辛·塔奇,韦斯利·克拉克,米洛舍维奇数据由搜狗百科提供查看百科全文 百科摘录1美国欠全世界的国债二十多万亿,他们怎么还?下的回答内容摘录旷世奇才都是风景,幸会。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人对欧元的间接金融战争,结果打的是南联盟,疼的是欧元。 因为欧元的诞生动了美元的奶酪。在欧元诞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货币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结算率一度高达80%左右,即使到现在也在60%左右。知乎小知 摘录于 2020-04-24浏览量2409 万讨论量4857 帮助中心知乎隐私保护指引申请开通机构号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涉未成年举报网络谣言举报涉企虚假举报更多 关于知乎下载知乎知乎招聘知乎指南知乎协议更多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
科索沃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打了多少天,战争又是为什么爆发的? - 知乎
科索沃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打了多少天,战争又是为什么爆发的?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科索沃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打了多少天,战争又是为什么爆发的?历史看兴衰科索沃战争于1999年3月24日爆发,从战争爆发到1999年6月10日结束,一共持续了79天。这是一场由塞尔维亚民族和阿尔巴尼亚民族围绕科索沃的内部争端,继而引发的一场以美国为首和北约干预下进行的一场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科索沃原始居民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的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特殊,巴尔干半岛也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还有种说法是谁控制了科索沃,就等于控制了巴尔干半岛,所以巴尔干半岛在欧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科索沃在巴尔干半岛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历史记载,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祖先伊利亚人在公元前4至5世纪就已经在巴尔干地区居住了,只不过当时的伊利亚人是游牧民族,他们虽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但是没有建立国家。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时候,一群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的斯拉夫移民越过多瑙河来到了巴尔干地区,并且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这些移民过来的斯拉夫人通过修建城堡、教堂、开垦荒地,逐渐形成了以塞尔维亚族为主体的国家,他们将原先在这里放牧的伊利亚人赶到了附近的丘陵和山地。公元1170年的时候,塞尔维亚人又通过战胜拜占庭人,将科索沃纳入了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当时伊利亚人的后人,也就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们还生活在今天的阿尔巴尼亚的北部高山地带。也就是说最先生活在这里的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利亚人,但是由于伊利亚人是游牧民族,并没有形成国家,后来移民过来的斯拉夫人建立了塞尔维亚王国,并且打败了拜占庭人,将科索沃纳入了塞尔维亚的领土。也就导致了现在生活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认为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想要从塞尔维亚获得独立,而塞尔维亚人认为这是塞尔维亚的领地,不允许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塞尔维亚人在1170年战胜拜占庭人后,与阿尔巴尼亚人也有过一段蜜月时期,不过由于后来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入侵,让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出现了分歧。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科索沃奥斯曼帝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他们为了维护在科索沃地区的统治利益,奥斯曼帝国统治者通过向除了信仰穆斯林教的教徒不征税外,对当地的东正教教徒和天主教教徒都进行了较高税收的征收。当地信仰东正教的主要是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移民过来的塞尔维亚人,信仰天主教的主要是阿尔巴尼亚人,由于税款实在是太高,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都无法承担得起。为了不交这项税款,阿尔巴尼亚人放弃了信奉天主教,转而接受了伊斯兰教,而不甘屈服的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到了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这些塞尔维亚人走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就将他们的土地与房屋给了转变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还将附近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也迁移到了科索沃地区,这样一来阿尔巴尼亚人就成了科索沃地区的主要人口构成。1912年处于崩溃边缘的奥斯曼帝国败给了巴尔干国家联盟,被奥斯曼帝国奴役了5个世纪的科索沃再次被并入了塞尔维亚,只不过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已占当地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的民族矛盾经过奥斯曼帝国长达5个世纪的统治,阿尔巴尼亚人已经成为了科索沃的主体民族,他们不满塞尔维亚人的统治,与塞尔维亚人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法西斯的入侵,生活在科索沃的大量塞尔维亚人又逃离了科索沃,相反的是在墨索里尼拼凑的"大阿尔巴尼亚"主导下,生活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没有对法西斯的入侵进行反抗,而是对加入统一的大阿尔巴尼亚还感到格外兴奋。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际,阿尔巴尼亚族起义者在科索沃成立了军政府,1945年3月16日,军政府下令禁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逃离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返回科索沃。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认为自己是科索沃的主人,于是双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就展开了独立与反独立的斗争。外部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南斯拉夫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始了4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游击战争。1945年5月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南斯拉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获得了胜利,因为西方国家对南斯拉夫的共产党政权恨之入骨,于是美国和北约各国就利用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进行挑拨。在西方国家的挑拨下,南斯拉夫开始瓦解,随着南斯拉夫共和国的解体,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也进行了全民公投。美国和北约利用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与塞族之间的冲突,终于找到了军事干预的借口,1999年3月24日,北约称要保护阿尔巴尼亚的难民能重返科索沃,于是对塞尔维亚进行了长达78天的连续轰炸。战争从1999年3月24日进行到了1999年6月10日,因为这场战争是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引发的,所以又被称为科索沃战争。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又是由于有历史因素、宗教因素、外部干涉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发布于 2022-04-28 15:34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赞同 17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如何评价科索沃战争? - 知乎
如何评价科索沃战争?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生活调查类问题战争南斯拉夫科索沃如何评价科索沃战争?关注者9被浏览21,243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8 个回答默认排序左手舞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与我心。 关注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判断,南联盟空军已经全军覆没,却没想到,贝尔格莱德郊区正在进行一项秘密工程,无关战局,却事关荣誉。经过七十八天空中打击后,南联盟空军决定反击,机库内,几名机械师在对一架米格29进行紧急抢修,一名中校军衔的指挥官紧张的注视着一切。地上散落着大量零件,可一名地勤人员突然发作,丢掉了工具骂道“都生锈了,能飞也无法作战。”其他地勤人员仿佛早就憋不住,齐刷刷地看着上级,像抗议,又像祈求。中校目光如炬,他喉头发出闷响,“让它起飞,这是命令,缺零件就拆其他飞机。”地勤人员绝望了,“飞起来会死人的!”防空警报响起,北约飞机对附近目标狂轰滥炸,气浪掀起尘埃和碎石覆盖了跑道。南联盟空军的家底少得可怜,苏联解体前购买的米格29是压箱底的武器,可即便如此,也只有16架,经过多轮翻新后已经零件不足,空军司令部要求平时少起飞,任何一次坠机都是不可承受的。在北约空袭之初,五架米格一升空就被击落,剩下的存货基本被拆成散件状态,需要重新组装才能作战,如今那座机库几乎是空军的所有家当。在这78天里,北约一改从前陆军推进空军协同的固定模式,而使用饱和空袭来摧毁目标,引诱雷达开机后发射反辐射导弹,等南联盟空军升空再加以歼灭,然后是对地面目标地毯式攻击,装甲车,坦克,大军团目标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北约上千架飞机投掷了上万吨炸弹,在南联盟上空如入无人之境。五月二十六日,空军司令部紧急召集了六名机械师,要求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至少修复一架米格。这处郊区机库是隐蔽设施,当全国最精英的地勤团队到达后却傻眼了,除了飞机骨架和蒙皮外,其他都拆散了,而上级要求缺什么就拆其他飞机。那位中校名叫柳彼萨.维利科维奇,他就是现任南联盟空军司令。虽然身着中校军服,实际上他已经是中将军衔,在六十年代,柳彼萨.维利科维奇就从空军学院毕业,随后成为南斯拉夫精英飞行员,1993年被认命为南联盟空军司令。南联盟面对北约初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空军几乎没有存在感,并非柳彼萨.维利科维奇不想抵抗,而是手上根本没牌,他精锐的飞机全出动了,可一架也没飞回来。这时柳彼萨.维利科维奇已经53岁,他决定履行空军司令的最后职责,驾驶一架飞机出击,虽然已经多年不再架机,可自己是南联盟空军最后的尊严,他愿意以死来完成使命。在机械师抢修飞机的同时,空袭并没有停止,跑道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周边四处弹坑显示,在南联盟空军被打垮后北约仍然没放心。直到几天后,机库传来了好消息,经过机师们昼夜工作,一架飞机准备完毕,挂上了弹药随时可以升空。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那天柳彼萨.维利科维奇重新带上了头盔,昨夜北约再次对周边可疑设施进行了地毯轰炸,周边一片狼藉,望着满目疮痍的国家,他深情的对所有部下敬了一个军礼。机库所有工作人员绝望地看着司令,他是如此决绝,每个人都挂着泪花,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自杀式的飞行。柳彼萨.维利科维奇不管这些,地面雷达最后开了一次机,汇报所在空域没有敌机,他选择了一处平整的跑道,启动,加速,脱离地面,如离弦的箭飞入云霄。在北约盟军的鹰眼预警机里响起了警报,雷达观测员惊讶地发现南联盟方面居然还有飞机起飞,从雷达讯号判断,是一架米格29。情报迅速汇总到联合指挥部,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在没有僚机,没有地面配合的情况下,这架飞机打算干什么?柳彼萨.维利科维奇加快了速度,在窜升到高空后他迅速降低高度,想通过低空突防,可北约的电子技术太发达,很快米格的机载雷达出现了雪花,这说明北约发现了自己,已经实施电子干扰,没有雷达指引,飞机在天上如同迷途的羔羊。几分钟后,在该空域的一架F16开始逼近,这是北约盟国荷兰的飞机,他在例行巡逻时接到了控制中心的命令,有一架南联盟米格29在附近空域,要求进行拦截并击落。荷兰飞行员开足了加力来到射程内,但米格却因为雷达无法使用而无法发现目标,在F16锁定目标后,对方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导弹拖着长长的尾迹飞向了目标,瞬间,没有察觉的米格凌空爆炸,柳彼萨.维利科维奇献出了生命。在饱和空袭结束后,南联盟6000多平民受伤,1800人死亡,十五条铁路被毁坏,五十座桥梁坍塌。还有大量非军事用途的医院,学校,油库,导致这个国家造成了2000多亿美元的损失。发布于 2023-11-18 08:28赞同 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以史问心读史悟道。 关注科索沃战争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塞尔维亚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试图让科索沃独立。虽然科索沃地区是塞尔维亚的传统地盘,因为历史原因,当时阿尔巴尼亚人是绝对多数,占到90%的数量。1170年,塞尔维亚人战胜拜占庭人后,科索沃就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十五世纪,奥斯曼帝国开始逐步控制科索沃,强迫当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否则就要缴纳高额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数万塞尔维亚人在17-18世纪纷纷迁徙到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哈布斯堡帝国的匈牙利地区或亚得里亚海的克罗地亚地区,相反阿尔巴尼亚人则趁机移居科索沃,并且逐步接受了伊斯兰教。由此,科索沃在这几百年内成为阿尔巴尼亚人的天下。但塞尔维亚人普遍对科索沃有一种情节,认为他们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1992年5月,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者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易卜拉欣·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随着南斯拉夫解体,以及连续几场战争爆发,1996年科索沃的部分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科索沃解放军,试图武力获取独立地位。科索沃解放军和塞尔维亚政府军开始交火,1997年以后期间双方都有屠杀对方平民的现象。西方认为至少有数千平民被屠杀。另外,约30万平民逃离科索沃地区,而该国人口只有100万,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因为波黑内战大屠杀的先例在此,此次北约很快进行调停。1999年,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在巴黎进行和平谈判。北约和美国给出的方案是:第一,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属于南联盟一部分。第二,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第三,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第四,“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简而言之,这个方案要求双方停战,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但获得高度自治,但南联盟仍然保有对科索沃的主权,但需要撤退出军队。对于这个方案,双方都不满意。米洛舍维奇不允许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也不愿意撤军,更反对北约派兵进入科索沃。至于科索沃解放军,不愿意解散武装,要求彻底独立,不留在南联盟或者说塞尔维亚。对此,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北约的军事打击。谈判非常激烈,到1999年3月15日整整1个月时间,最终阿尔巴尼亚族代表同意方案,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拒绝签字。在1999年3月23日的最后通牒时效过后,美国比尔·克林顿政府宣告终止外交努力,开始对南联实施空中攻击,南联的回应则是大举进军科索沃。此次战争规模空前,北约19个成员国中的13国直接参与战争,其余6国以提供后勤工作支援前线。战争起始共投入各式飞机496架和15艘军舰(包括1艘航空母舰)。战争过程中,北约曾三次增兵,至战争结束前夕,共有1153架飞机和47艘军舰(含3艘航空母舰)部署战区各地。然而,历史78日的空袭远远超过南联盟领袖米洛舍维奇的预料,造成了该国重大损失。其中,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由此,科索沃战争结束。其实科索沃战争的实质,是瓦解原南斯拉夫共产党政权对于巴尔干地区的控制。而米洛舍维奇在北约强大的武力威胁下,错误估计自己的实力。以当时南联盟的实力,以无力控制诸如波黑、科索沃地区。然而米洛舍维奇不顾己方实力的巨大差距,采用武力对抗,才导致了波黑内战和科索沃内战的两次大败。发布于 2023-12-18 23:45赞同 3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一文读懂科索沃最新局势-新华网
一文读懂科索沃最新局势-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6/ 02 21:22:15
来源:新华网
一文读懂科索沃最新局势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一文读懂科索沃最新局势
2023-06-02 21:22:1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6月2日电 近一周,科索沃局势持续紧张,多轮冲突致使近百人受伤。科索沃塞尔维亚族居民、科索沃当局、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卷入其中。塞尔维亚把军队战备状态提升至最高等级,并向科索沃紧急行军。北约则宣布向科索沃增派700名军人。
5月26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一场集会上发表讲话。新华社发(普雷德拉格·米洛萨夫列维奇摄)
国际社会呼吁缓和科索沃紧张局势,并促成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与科索沃当局领导人维约萨·奥斯马尼1日进行短暂会面。从目前情况看,局势升级为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局势陡然紧张
此次局势紧张升级因科索沃当局采取单方面行动而起。
4月23日,科索沃当局不顾当地塞族的强烈反对,执意在科北部以塞族居民为主的4座城镇举行选举,并在投票率只有3.47%且仅有13名塞族人投票的情况下,宣布行政长官均由阿尔巴尼亚族人当选,导致当地矛盾激化和地区局势紧张。
5月26日,科索沃当局派遣特警强行护送阿族当选长官上任,与塞族人发生冲突。据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报道,当日在科索沃北部兹韦钱市,科索沃警察使用震爆弹、催泪瓦斯驱赶聚集在政府大楼前的当地居民,造成多人受伤。武契奇随即签署命令,将塞尔维亚军队的战备状态提升至最高等级,并命令军队向科索沃方向紧急进发。
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5月29日被派遣至抗议集中的城市,试图防止冲突再次发生。不过当天晚些时候,示威者与科索沃警察以及北约军人再次发生冲突,造成近百人受伤。
2022年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北约总部。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去年年中,科索沃当局在身份证件、车辆牌照等问题上采取单方面行动,引发塞族民众严重不满。为抗议科索沃当局的做法,包括政府官员、法官以及约600名警察在内的塞族人从科索沃“政府”辞职。
巴尔干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重要,民族、宗教复杂,历史上冲突不断,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当地阿族分离主义武装与政府军1998年爆发冲突。
1999年3月24日,北约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情况下,利用种族灭绝谎言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发动78天的持续轰炸,投放了近42万枚、总计2.2万吨炸弹,其中包括15吨贫铀弹,直接造成包括79名儿童在内的2500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沦为难民。
3月24日,在塞尔维亚北部城市松博尔,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前右四)等悼念北约轰炸南联盟遇难者。新华社记者石中玉摄
此后调查显示,北约严重夸大了其军事行动开始前科索沃平民死亡的情况,“种族屠杀”一说毫无证据。英国《卫报》曾在北约轰炸南联盟十周年时刊文说,北约轰炸实际是将科索沃危机升级成了全面的人道主义灾难。
1999年6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1244号决议,南联盟军警部队撤离科索沃地区,联合国接管科索沃,由北约主导的“科索沃和平实施部队”提供安全保障。
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但始终未获得联合国正式承认。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对科索沃的主权,包括中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也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国家地位。塞尔维亚政府和科索沃当局多次就科索沃地区大约5万名塞族居民的权益问题发生争端。
军事冲突可能性小
由于国际社会大力呼吁紧张局势降温,加上美西方此次不支持科索沃当局做法,科索沃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30日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相关动向,支持塞尔维亚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反对普里什蒂纳临时自治机构采取单方面行动,呼吁将组建塞族城市联盟的义务落到实处。北约应当切实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真正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的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月26日发表声明,谴责科索沃当局加剧局势紧张且破坏稳定的举动。他6月1日呼吁科索沃和塞尔维亚领导人采取措施缓和紧张局势。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6月1日呼吁在科北部以塞族居民为主的4座城镇重新举行选举。在朔尔茨、马克龙和欧洲联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参与下,武契奇与科索沃当局领导人奥斯马尼在当日举行的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间隙短暂会面。
6月1日,在摩尔多瓦布尔博阿克,摩尔多瓦总统桑杜(右)欢迎前来参加第二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的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武契奇表示,4座城镇所谓的当选行政长官应离开,同时科索沃当局应撤出特警。“塞尔维亚将尽一切努力缓和紧张局势”。奥斯马尼称,有可能重新举行选举,但条件是塞尔维亚方面停止鼓励科索沃塞族抵制选举。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博士费正健说,此次欧美集体谴责可以明显看出欧美各方对于科索沃当局单方面行动不再表示支持或默许。
俄罗斯科学院斯拉夫研究所当代巴尔干危机研究中心主任叶连娜·古西科娃认为,虽然现在塞尔维亚军队已经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屯兵边境,但不会轻易使用军事手段,因为塞尔维亚不想与北约直接发生军事冲突。(记者:石中玉、陈汀、刘健;编辑:陈丹、王丰丰、闫珺岩、鲁豫、沈浩洋)
【纠错】
【责任编辑:侯强
】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新华全媒头条丨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新华全媒+丨88年 一场不变的“旅行”
民生直通车丨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改革措施实施观察
国际观察丨欧洲政治共同体能否拓宽欧洲合作之路
港澳连线丨“港车北上”开始接受申请
星空有约丨今晚上演,火星和蜂巢星团共舞苍穹
新华每日电讯丨厦门大学美育通识课为何这么火?
全球连线丨看大运河生态之美
太空牧“码”人
融媒集萃
中国“汽车城”克服疫情冲击抢占发展先机
卫星影像:2022,变局中的世界
2022,敬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221212195213
“世界最大乱源”——美国对外战争极简史-新华网
“世界最大乱源”——美国对外战争极简史-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 28 07:40:16
来源:新华社
“世界最大乱源”——美国对外战争极简史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世界最大乱源”——美国对外战争极简史
2022-06-28 07:40:16
来源:
新华社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今天,我们来简要回顾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多场战争,看看这个“世界最大乱源”犯下了怎样的战争罪行。
【朝鲜战争】
概况——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政府以其冷战思维和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野心悍然进行武装干涉,纠集起所谓“联合国军”发动对朝全面战争。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3年朝鲜战争结束。
损失——朝鲜战争时间虽然不长但异常血腥,导致300多万平民死亡,约300万人成为难民。根据朝方的统计,战争摧毁了约8700座工厂、5000所学校、1000家医院和60万户家庭,有200万18岁以下的儿童因战争流离失所。
资料显示,美军在朝鲜北部地区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秘密实施细菌战。美国空军俘虏奥尼尔在供词中说:“美军选择冬季开始细菌战……是要试验我们在特殊实验室中制出的耐寒细菌武器。最终的目的,是要在对气候寒冷的国家如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进行细菌战时,使用这些细菌武器。”
声音——“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利说。
这是在朝鲜战争中受伤的朝鲜儿童。新华社发
【越南战争】
概况——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战争期间,美国在南越扶植亲美政权,对抗北越。1961年5月14日,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入侵南越。1975年4月30日,美军最后一架直升机飞离西贡。
损失——越南战争造成200万平民死亡,3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军在越投放约2000万加仑的落叶剂(橙剂),导致40万越南人死亡、200万越南人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美军还在越留下约35万吨可爆炸的炸弹和地雷,估计仍需300年才能完全清除。
1968年3月,美军士兵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屠杀了男女老幼在内的5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美莱村大屠杀。据《洛杉矶时报》报道,除美莱村大屠杀事件外,越战期间至少还发生过另外320起美军屠杀越南平民事件,死难平民近700人。
声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12年在越南战争纪念墙前发表讲话时说,战争的代价巨大,更会造成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战争本身并不光荣,应该受到厌弃。
这是在越南首都河内越南军事博物馆陈列的美军B-52轰炸机残骸。新华社发(高孟进摄)
【科索沃战争】
概况——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悍然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6月,北约同南联盟签订停战协议,科索沃暂由联合国托管。
损失——战争使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200多万人失去生活来源,给南联盟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据统计,北约军队至少使用了3.1万枚贫铀弹,导致该地区癌症和白血病发病率激增,并对当地和整个欧洲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灾难性影响。
声音——德国作家米夏埃尔·吕德斯曾在书中写道,1999年科索沃战争之后,北约超越集体自卫原则对南联盟发起军事行动,以人道主义为名发起轰炸致使平民伤亡。这说明,在美国和欧盟眼中,人权只是一个次要的关注点,特别是人权标准只应用在非盟友上。
2008年2月19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行人从一幢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被空袭摧毁的建筑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阿富汗战争】
概况——2001年“9·11”恐袭发生后,美国及其盟友以阿富汗塔利班拒绝交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为由,于当年10月初对阿发动军事打击,迅速推翻塔利班政权并长期驻军。当地时间2021年8月30日,最后一架美军运输机从喀布尔国际机场起飞,这场美国“史上最漫长战争”以美军黯然撤离告终。
损失——据统计,47245名阿富汗平民以及6.6万至6.9万名与“9·11”事件无关的阿富汗军人和警察在美军行动中丧生,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21年发出警告,约98%的阿富汗人没有充足食物,阿富汗正面临“雪崩般的饥饿和贫困”。
战争期间,美军战机血洗坎大哈省潘杰瓦伊地区拉卡尼村,对其发动空袭,炸死了包括一家17口人在内的63名村民,并致几十人受伤。完全撤出阿富汗前一天,美军用无人机向停在喀布尔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白色轿车发射导弹,当场炸死一家十口人,其中包括7名儿童。
声音——“美军在空袭行动中杀害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暴露了美国所谓人权捍卫者的虚伪面目,国际社会应该谴责美国践踏人权的行为,并将罪犯绳之以法。”一位拉卡尼村村民如此表达愤怒。
2003年12月16日,美军在阿富汗中部的瓦尔达克省巡逻。持续近20年的阿富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伊拉克战争】
概况——2003年3月,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以所谓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入侵伊拉克。2010年8月18日,美军最后一支作战旅离开伊拉克,标志着美军作战行动结束。2011年12月15日,美国正式宣布美军伊拉克任务结束。
损失——战争令孕育过两河文明的大地千疮百孔,导致约20万至25万平民死亡,其中美军直接致死超过1.6万人。据统计,在伊拉克境内爆炸的贫铀弹累计超过3400吨。时至今日,伊仍有约2500万枚地雷和其他爆炸遗留物需清除。伊拉克战争还打破了冷战后中东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使该地区民生凋敝、乱象丛生。
2003年11月,伊拉克民众阿拉·卡里姆·艾哈迈德无辜被美军抓捕监禁,在狱中美军士兵用警犬、鞭笞、镣铐逼迫其认罪。据阿拉·卡里姆·艾哈迈德回忆,当时监狱经常遭反美武装人员的迫击炮袭击,美军可以躲进掩体,在押人员只能听天由命,一次炮弹落在监狱里,造成37人死亡、104人受伤。2004年,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的照片曝光,震惊世界。
声音——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曾刊文:“美国人从不去真正了解战争的代价,却一直继续战争,只有伊拉克平民才切身知道战争代价几何。”
一位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民曾悲伤地表示:“美国让伊拉克仿佛倒退了100年”。
这是2003年4月14日,几十架抵达科威特的美军“黑鹰”及“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准备从科威特城港口起飞,增援伊拉克前线。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叙利亚战争】
概况——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大力支持反对派武装,试图推翻叙政府。2014年9月,美国发起组建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把对“伊斯兰国”目标的空袭范围从伊拉克扩大至叙利亚境内,在叙东部建立多处军事基地。2017年以来,美国以“阻止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展开空中打击。
损失——2016年至2019年,叙利亚有记载死于战乱的平民达33584人。其中,美国领导的联军轰炸直接致死3833人,有半数是妇女和儿童。据美国公共电视网报道,仅美军对拉卡市发动的所谓“史上最精确的空袭”,就导致1600名叙平民被炸死。战争导致叙利亚民生凋敝,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年4月的调查,大约三分之一的叙利亚人没有足够的食物,87%的人没有储蓄。
声音——叙利亚政治活动家瓦达·伊萨曾表示:“他们(美国)在这里窃取我们的资源,制造混乱并大肆破坏,竟然还好意思称自己是苦难叙利亚人民的‘救世主’。”
2016年9月1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南郊的哈尔杰莱难民营,几名叙利亚儿童坐在门前。新华社记者 杨臻 摄
美国布朗大学沃森研究所“战争代价”项目数据显示,“后9·11时代”美国所发动战争造成的军民死亡总数高达92.9万人,至少3800万民众流离失所,而且这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实际数量可能介于4900万至6000万之间。
除了直接发动或参与战争,美国还以支持代理人战争、煽动他国内战、提供武器弹药、培训反政府武装等直接或间接方式频频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严重损害相关国家社会安定、民众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
“世界最大乱源”,美国名副其实!
记者:孙楠
编辑:刘媛媛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
新闻链接
专家:二战后的美国史,也是一部战争史
从直接发动战争到支持代理人战争,从煽动他国内战到制造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二战后世界上主要战争或武装冲突中总是不乏美国的身影。
2022-06-27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碧水汤汤润两岸——大运河再现新生机
新华全媒头条
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进展扫描民生直通车 更融合更智能 教育部推出31个本科新专业折射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新华全媒+ 北方入汛来最强降雨开启 这份避险手册请收好新华全媒+ “逆”中求“变”,体育探索新机遇追光
融媒集萃
滑板女孩曾文蕙:拼尽全力做自己
缉毒英雄
在沙漠里开出一条路,难度有多大?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82032